碑林,拓片,活字印刷術(shù)。
音樂,生活,葫蘆頭泡饃。
能夠憑借一段旅程和一張嘴,就把這一切都串起來的人,大概也只有高曉松了。
高曉松的節(jié)目,總能讓人聽得津津有味,口碑自然沒的說。
從《曉說》到《曉松奇談》,再到后來的《曉年鑒》。
他做口述節(jié)目的魅力,無人能及。
這一點,放在《探世界》里,一樣適用。
只不過《探世界》第一季,并沒有走出去幾期,便成了名人座談會。
當然,這畢竟不是高曉松的錯。
因為那時候,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宅在家里。
遑論一檔口述節(jié)目。
節(jié)目到了第二季
高的觀點和言論,在這幾年里都有點和時代脫節(jié),靠新鮮賣點,真實性和客觀性嚴重缺失,我們的公知時代過去了,現(xiàn)在需要放眼看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審視每一個想要了解的東西。而不是靠好幾手的信息,在這,新一代年輕人,自強,不像以前聽啥信啥,話聽三分,自我思考能力很強,就因為這幾點,“公知”這個時代逝去了,也是社會的進步
【探世界 第二季】清瘦“矮大緊”的隨性西安行,帶大家感受不一樣的古都風土人情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0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