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Восхождение)》:一個叛徒的誕生【第27屆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
上升 Восхождение (1977)
本片獲得1977年第27屆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
電影講述二戰(zhàn)期間兩個蘇聯紅軍被俘前后的故事。一支蘇聯紅軍游擊隊派出兩名士兵去尋找食物,一人是英勇的男主角,一人是寡言的炮兵。兩人途中看到了被屠殺的人們,發(fā)了一番感慨。之后兩人見到村長,男主角知道他與德國人合作想要擊斃他,但最后只是殺了他家一只牲口。從村長家走后,兩人遭到德軍襲擊,炮兵腿部中彈,這使得他想要自殺。但是英勇的男主角將他背走,并來到一戶人家避難。兩人剛剛見到女主人,德國人就出現,很快發(fā)現了兩人,并抓走了女主人以及兩人。他們之所以被發(fā)現,是因為男主角在槍的威脅下投降。德國人押送他們時,男主角曾想要逃跑,但害怕被殺沒有行動。幾人到達后,炮兵遭到嚴刑拷打死不招供,但男主角卻交待了一切。在牢中,男主角要炮兵妥協(xié),保留性命最重要,這讓炮兵很氣憤,罵他是叛徒。第二天,德國人開始行刑,怕死的男主角提出加入德國人的隊伍,長官同意了。這一次…
焦慮是一種常人都會不時發(fā)生的情緒,最近看了蘇聯女導演舍皮琴科的兩部電影,就展現了不同環(huán)境下的兩種焦慮,兩相對比,頗有些意思。
《翱翔的女飛行員》中,女主人公佩察克西娜一上來就給人以成功女性的印象,身為職業(yè)學校校長,又是人民代表,廣受尊敬。但是,同時,這個女人的生活又顯的枯燥,她不近人情,帶著神經質特征,對身邊的人過于苛刻,對于旁人的示愛不知所措。片中,一個細節(jié)表現了她的焦慮和渴望變化的心情,她正像往常一樣削著土豆,突然醒悟到“為什么有人會在周日削土豆呢?飯館是用來干嗎的?”,于是,她扯下圍裙,四處尋找飯館,平時矜持的她也進入了煙霧繚繞的小飯館,她又帶著蛋糕去看女兒,又去博物館閑逛。在與他人的接觸中,她總是顯的與環(huán)境格格不入,常常發(fā)出無奈的笑聲,而影片也漸漸揭示她的過去,她曾經是一個女飛行員,是一個戰(zhàn)斗英雄,有當年的愛情,也有戰(zhàn)友死去留下的創(chuàng)傷。激情的歲月已經遠去,雖然她成為了有頭有臉的人物,但是生活卻愈加顯的庸庸碌碌,大地的生活遠不如天空中自由,于是她突然醒悟,試圖自由的去感知…
被俘游擊隊員面對真正兇惡的敵人,他的惡毒在于根本不在乎被俘者自身的死活,而要讓他在林子里的戰(zhàn)友和救助自己的無辜居民之間選擇他們的生與死。如果是你,你選哪個?
游擊隊員在刑場上對將被自己犧牲的婦人說,“原諒我”,那是原諒你帶給她的天崩一般的絕望嗎?我認為不全是??赡芨嗟氖窃徦麤]有在這個令人發(fā)瘋的局面中做出最佳選擇。
那么最佳選擇是什么?電影中已經給出了答案:在中彈后,他奮力脫掉靴子,絕不留存僥幸逃脫的一點點幻想(當時誰也不能肯定一定不能逃脫),一槍干掉自己。機會稍縱即逝,你對自己不狠一點,后面的事就可能讓你后悔你曾經來到過這個世界上。
戰(zhàn)爭是殘酷的,敵后游擊戰(zhàn)尤其殘酷,因為游擊戰(zhàn)是不講任何規(guī)矩的無底限掙扎,游擊隊和征討隊都一樣時刻在摧殘自己的人性。游擊戰(zhàn)是戰(zhàn)爭領導人的戰(zhàn)略選擇,但對被選中進行角斗的人和不幸被動卷入的人,絕對是無限放大的災難。真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作家、編劇、導演要為游擊戰(zhàn)--人類犯下的頂級罪惡去唱贊美歌或者發(fā)掘某種自己臆想的高尚,這些人是否太變態(tài)了?
他們往灌木林的方向爬行,雷巴科夫在前索特尼科夫在后。這是一段漫長的、折磨人的路程。索特尼科夫常常跟不上,有時完全陷進雪溝里動彈不得,這時雷巴科夫便伸手去抓住他的大衣領子,把他拽到身邊。雷巴科夫也筋疲力盡了,他不但時常要拉索特尼科夫一把,還要帶上兩桿槍,而槍又總是從背上滑落下來,在雪地里拖著。
就在種種焦灼的期待中,雷巴科夫心煩意亂,聽著索特尼科夫高燒的呼吸,心里感到討厭。雷巴科夫心腸不壞,不過他生就一副結實的筋骨,所以對病人不太會體貼。
這是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戰(zhàn)場態(tài)勢膠著的冬季。索特尼科夫是一個炮兵連長,曾是師范畢業(yè)的數學老師;雷巴科夫是司務長,大字只識幾筐的普通農家子弟?,F在都成了疲憊不堪的散兵游勇。在一次奉命為滯留在沼澤地里的游擊隊尋找食物的任務中,他們與一小隊德軍遭遇。索特尼科夫腿部中彈,雷巴科夫對他不離不棄。但二人不幸被偽警俘虜。先后收留過他們的兩戶人家的主人,也被帶往偽警的刑訊室。
故事就此展開。基于戰(zhàn)壕真實派作家貝科夫的原著《索特尼科夫》改編的電影《上升》,情節(jié)并不復雜。在…
很多評論都說了這個片講的是關于人性的問題,不過我覺得,如果尋根究底,其實這還是一部政治片
為什么非得說它是部政治片呢?我總結了一條定律,那就是一部片子擁有政治背景,或者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存在政治沖突的特定的時期,那它絕對就不是一部沒有任何政治企圖的電影,即使很少,那也是必然存在的
故事背景發(fā)生在二戰(zhàn)。那么按照我的理論,這個片子肯定就不是單純講人性的,而是肯定擁有其政治企圖的了
那么在有這個觀點的基礎下,我們在來分析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
眾所周知,二戰(zhàn)期間德軍的東線戰(zhàn)場是和蘇聯人開戰(zhàn)的。一般的反映東線戰(zhàn)爭題材的片子,不論什么題材,蘇聯和德國始終是針鋒相對的,但是,此片一個很特殊的地方是,蘇奸的作用卻被放大了
一部電影的任何一個設置都不可能是沒有意義的
1977年是冷戰(zhàn)的高峰期,背叛兩個字對于蘇聯而言是如此的敏感,但在這部電影里幾乎有整整一半的時長里,蘇奸幾乎無處不在
那么這意味著什么呢?
在影片中段,那個質問男二的白軍官員是一幅徹底的小人嘴臉,他欺凌俘虜,諂媚德軍,而且展現出幾乎不存在任何信仰,幾乎不…
【上升】讓人流連!我開始焦慮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9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