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應對勾踐藏鳥弓之前的所作所為評價沒有大分歧(在此就不對什么美人計什么對夫差裝的太好之類手段問題進行批判了。我只想問一句,難道你們這些人希望勾踐光明正大地去和夫差拼(zuo)命(si)。有個正常且心懷希望的心的君主都不會干這種只有宋襄公才去做的裝逼事業(yè))。
關鍵是對于勾踐這個人殺了文種之后,評價就極速走向兩級化:
有人覺得無可后非:哎馬君主不都這樣嘛不然怎么樹立君威;反正政治就是這樣嘛
有人則破口大罵:極品小人!這種人還被中國人贊揚真是中國人的悲哀!
不知怎么的,看完這兩個評價,我心里對兩種評價都硌的慌。
不是我裝高冷,是因為我認為這兩方都沒說到點子上。
首先,我認為勾踐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他忍辱負重十多年不是每個人能做到的。有人說他沒有尊嚴。我看反倒未必。真正的尊嚴是什么?難道就是所謂光明正大給敵人送死?如果他真的完全沒有尊嚴的人,根本沒必要回國還嘗那個噁心的什么大膽,直接徹底臣服于吳國不是對于自己來說好處更大而且風險更小?反正夫差那個時候已經(jīng)相信他了他做多余的動作實際上都是給自己帶…
另類角度,看完劇后,有點同情夫差。不得不說,勾踐雖然義氣用事,但忍辱,并有一大幫有智謀的臣子出謀獻策。夫差驕傲,虛榮心重,但致命缺點是過于仁義,殊不知吳國的歷史作風屬于以強制勝,從不講仁義,而夫差卻還打算既稱霸,又要仁義之名,在國力不是絕對的強大情況下,實屬困難。另外,君臣雖然一心,但圖霸策略卻不同,夫差也過于不聽伍相國勸告,最后一切灰飛煙滅。為什么有點同情夫差呢?首先,勾踐狡黠地攻破吳國都城,另外在吳國戰(zhàn)敗情況下,斬草除根,不擇手段。由此看出,勾踐與夫差不同,目標明確
這劇總體不錯,演技都很在線,獨白很有感染力,有舞臺劇那種感覺。對禮義的詮釋很到位。選角審美都很好,顏值在線。下面說缺點。
1.打仗戰(zhàn)術邏輯不通,過于粗糙。還有士兵吶喊的諸多臺詞那么整齊,就很假。最后,在晉定公生前以謚號相稱,這么低級的錯誤,不該犯啊。
2.全劇最惡心的就是貞烈觀無處不在的灌輸了。開頭公主不想接著受辱,自盡了,可以理解。后面只要是女人,都自視為男人的所有物。靈姑浮戰(zhàn)死了,其妻子第一反應是拋下孩子自盡;后來孩子被殺,她果真就自盡了,姑且看作萬念俱灰。再看下一個
《臥薪嚐膽》大家都知道,講的是越王勾踐雪恥復讎的故事。由於年代太過久遠,大量信息丟失,還有那年月人們生活節(jié)奏特別慢,雖然時間前後跨度長達二十年,但是歷史上對於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記載不是很多,劃拉到一起,也只夠拍一部電影的。所以,這點內容要拍成一部41集的電視劇,大部分劇情就只能瞎編了。
故事一開頭就給勾踐、范蠡、文種之間的衝突做鋪墊,但最後並沒有兔死狗烹的劇情,顯然編劇的思維是混亂的:既要描繪人物性格的缺陷,又要迎合主旋律,維護主角勾踐的高大全形象,有點兒矛盾。
臥薪嘗膽:2007推薦,說說越國的政治和女性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8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