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看似討人厭的女兒-弗洛拉,其實暗喻著艾達的"超我"意識(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我之所以傾向于符號化的理解女兒這一形象,是因為很難理解為什么在女兒的那個尚未建構好價值觀的年齡段,會果斷的站在自己母親的對立面。
如果把女兒這一形象理解為代表著艾達潛意識里的道德評判,那么一切就解釋得通了。
當女兒戴上翅膀時,化身天使這一純潔的意像,隱喻著艾達的潛意識由忠貞的價值觀主導。
女兒抵觸艾達找貝恩斯,其實是在暗示艾達內心深知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當艾達想甩開女兒去找貝恩斯
《鋼琴課》又寂寞又美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3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