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文學文化宗教日本知識競賽整得壓力山大??戳诉@部番,突然日本神道教里神的形象具體了起來。
原來天神大人菅原道真真的會念那首梅花詩,他身邊有一個從他被貶就義無反顧跟了他幾百年的梅花精,所以梅花會pangpangpang地盛開。原來學神大人是個色迷迷的老頭,還愛說葷段子,被說到是三大怨靈之一也會閃著淚花氣憤難平。
原來神器是神的武器,所以三大神器在被供奉之前是和神一起戰(zhàn)斗的武器啊。那三大神器的鏡子,劍和勾玉,是不是曾經(jīng)也是還想活下去的靈魂呢?是不是為了主人進化成了祝器呢?
如果說過去一直是夜斗那顆善良而勇敢的心在為他指引方向的話,那么這一季中,是雪音與兆麻改變夜斗了對伙伴的定義,所以他拋棄了緋。是日和給了夜斗一個歸宿,讓他離開了自己的父親。是惠比壽讓他明白了作神的意義,堅定了自己作福神的志愿。另外本人已被OP“恐龍的黑根”洗腦,期待第三季。
神道教已經(jīng)是說起日本就會想到的詞。而野良神的有趣,就在于它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與神道緊密相連,卻延伸出作者對于整個神道的幻想。事情就由此變的神奇起來。
首先,先和大家隨意說說我理解上的神道教。
說白了就是泛神論,日本不僅接受佛教,印度教,基督教,雜燴融合的神靈,只要聽說,就會尊敬。而神道教最崇敬的還是大自然,他們把自然界的各種動植物都當作神靈來敬拜,甚至自然現(xiàn)象,只要是有人祭拜,其靈魂均可為神。所以,神靈才會多到八百萬。
但也就是因為這個背景,有人祭拜,有人記得,才會存在。野良神的設定即為:有名的神靈即便死去也會很快出現(xiàn)新的下一代,而無名之神若被人遺忘,則無法重生。神靈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是卻不能勉強別人記得自己,這,或許就是神明的無可奈何。
如果“神道”比較抽象,那么“神社”就是神道的具象化。在日本,神社往往有不同的名稱,例如“神宮”,“宮”,“大社”,“社”等。“神宮”代表“神的宮殿”,只有地位最高的神社才能使用。比如伊勢神宮,石上神宮,明治神宮。野良神的設定是在此岸的神社越大越恢弘
最近一口氣補完了野良神的系列,還真的是意猶未盡啊~野良神動畫的敘事風格還是比較簡單明了的,第一季主要分為雪音篇和贏蚌篇,第二季則分為毘沙門篇和惠比壽篇,每個篇章都算是比較完整的展現(xiàn)。
夜斗——一個常年穿著運動服,帶著口水巾,亂寫小廣告,只要5元就能替人完成愿望,永遠帥不過三秒的禍津神!看似逗比其實內心比誰都柔軟~因為只收五元的任務費永遠窮困潦倒,就算有積蓄也會去買那些騙人的開運寶物,某種程度上也是個八嘎=。=在與日和相遇之后,夜斗不再孤獨,因為日和曾說過永遠都不會忘記夜斗!
今兒一口氣刷完了野良神的第二季,遙想看第一季還是在2014年,當時特別迷OP。
夜斗:穿運動裝穿的很帥的男人;中二滿滿的叛逆少年;
雪音:可愛執(zhí)著的少年;
日和:制服少女,溫暖善良,善解人意。
第二季也就講了兩個故事,以夜斗的過去為線索,一個是毘沙門的故事,還有一個是惠比壽的故事。
毘沙門作為最強武神,而像一個圣母一樣有著無比光大的母愛光輝。鈴巴和雪音成為了朋友,卻被有心人陸巴利用,激化了夜斗和毘沙門之間的矛盾,最后,伴隨著矛盾的解開,兩人恩怨算清。雪音成為了夜斗的祝器。
惠比壽雖為商業(yè)之神,卻熱愛人間的情感,以為人間帶來幸福目的研究妖魔前往黃泉。夜斗被父親委托救惠比壽。卻在相遇的路上被對方的特質所感動,為人間帶來幸福,做自己永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最后惠比壽雖然被天神誅殺,但是下一代依然繼承了他的意志與愿望。
作為商業(yè)之神,卻想著以控制妖魔為方法為人類帶來幸福,這個很有意思啊。錢能給人帶來很多東西,能解決一時的煩惱,但是需要長久的幸福,長久的友誼和忠誠,這就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了。斬除妖魔也是一樣
《野良神 第2季》2015佳片有約,一個想成為福神的禍津神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2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