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的人之間的比較最可怕,因為我們看得最真實,對我們的折磨也就越大。
我們總是不肯低頭,越是親近的人,越是看不得彼此的幸福。因為別人的幸福太過遙遠(yuǎn),我們無法阻止。
只有在阻擋別人的快樂時,痛苦的我們才能獲得心理平衡。
生活總是細(xì)細(xì)碎碎的,碎到找不到頭緒,卻一轉(zhuǎn)眼又什么都消失不見,一如既往。
在碟店里翻出margot at the wedding那張碟的時候,我真是高興的要跳起來!自從魷魚和鯨一出,我就在等這部電影,兩年前它在imdb上的名字還是the untitled noah baumbach project來著。滿心期待的看完一遍后,竟然沒有任何感覺,腦袋被抽空了似的。立即迅速的又一遍按下了play鍵,在我恢復(fù)任何的判斷能力之前。第二遍剛開始看就找到了感覺,那種對noah baumbach的無限熱愛又回來了!評論普遍說婚禮一片不及魷魚和鯨,我懷疑沒人看了超過兩遍。反正以我這種中等水平的智商,看到第二遍才catch到那些飽滿,無處不在,而又純粹的近乎透明以至于讓你忽略的細(xì)節(jié)。劇情的發(fā)展,節(jié)奏和銜接都是精心計劃的結(jié)果,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也飽滿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你突然能夠清楚的感受到導(dǎo)演是怎樣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深思熟慮的寫下整個劇本啊,你甚至能夠隱約看到east village里某個小咖啡館里下午兩三點鐘時的陽光照在noah奮筆疾書的肩膀上的那個畫面!然而比起其他那些太過工于心計而顯的匠氣十足,或是雖然無可挑剔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打動你的那些影片
其實一開始是沖著妮可去的,因為海報上那頂漂亮的帽子映襯了妮可精致的臉龐著實吸引了我的眼球。一口氣看完了整部影片后有種說不出的感情?,敻隇槭裁磿沁@樣的呢?她們家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親姐妹之間會彼此不信任?因為家里只有我一個孩子,所以我非常不能理解于是有點失落。也許這正是導(dǎo)演加編劇Noah Baumbach所要給我們揭示的家庭矛盾吧。姐妹間的語言是如此的犀利加尖刻,看后讓人很感傷。畢竟在我看來親情是如此的重要,血緣關(guān)系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為什么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會有那么多的隔閡?以至于瑪戈和寶林這兩姐妹之間有意的寒暄都變得那么做作,同時彼此都言不由衷,這其實是滿可悲的事情。影片中Jack Black的表演相當(dāng)?shù)轿唬脑溨C幽默把那么一個懦弱的角色發(fā)揮的淋漓盡致。Peter Travers對本片做了精辟的評論“The laughs come fast and furious and they're sharp enough to draw blood.”本片并非娛樂片,所以只有當(dāng)你想看點東西,同時不是很累時選擇它較合適。
Noah Baumbach保持著他一貫的對于中產(chǎn)階級婚姻家庭生活自省和批判的文藝氣息,對于新浪潮的致敬和使用自然光、手提攝影機(jī)營造所那份懷舊的質(zhì)感,繼2005年的《The Squid And The Whale》(http://www.douban.com/review/1341167/)之后,《Margot At The Wedding》像是《烏賊與鯨》主旨的延續(xù),也許它們更像是三部曲中的兩部,《婚禮上的瑪戈》秉承了《烏賊與鯨》將一個中產(chǎn)階級的家庭的生活通過大量的對白、感情的沖突明確又含蓄的展現(xiàn)在粗糙的影像里面。無論是對于Nicole Kidman還是Jennifer Jason Leigh來說,這都是一次艱辛的表演,她們需要展現(xiàn)一對互相傷害卻又互相依存著的姐妹之間復(fù)雜的糾葛。
Margot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姐姐,尖刻敏感的小說家,打著文藝分子常用的孤獨、難溝通甚至精神障礙的招牌,用刻薄的言語、不合理的示愛和強(qiáng)烈的控制欲傷害著最親近的人,或者是給自己的出軌找一個合理的借口。她使得妹妹、母親都疏離她,丈夫與她離婚,兒子Claude別扭的易情緒波動的性格,我覺得她最令人難以忍受的一點,正是利用妹妹的感情經(jīng)歷作為小說的素材
婚禮上的瑪戈特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