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看惡評如潮的上部,直接看的下部,上部的劇情作為回憶出現(xiàn)完全沒有損害劇情的完整度。以往我是比較挑剔的,但是憑良心講,攝影美的像油畫,劇情有家長里短,有波濤洶涌,男女主角顏值高,中日韓美人匯聚,演技也都在線,這樣的票房和口碑確實會把吳宇森打懵了。
個人感覺, 宣傳和電影的偏差是造成觀眾不滿的主要原因之一。電影名字叫《太平輪》,號稱是中國版的泰坦尼克號,那觀眾自然先入為主認為這是一部災難片,然而,上部沒有看到船,下部過了一大半船才開。觀眾們陷入了一種,怎么還不開船的焦慮等待中,忽略了1949年的時代背景和人物故事才是本片最大看點的主旨。
看過《曉松奇談》里面《離騷1949》,最后于右任在晚年寫的一首詩,非常契合看這篇電影的主題。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殤!
“等待比離別更苦”,戰(zhàn)爭的重壓,離亂的悲傷,溫暖的存在!
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生離死別,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注定悲情,愛與守望,痛與掙扎,烽火幸存的萬里飄零,不顧一切追尋彼岸的摯愛,使人蕩氣回腸!
徐克的剪輯使其融入了大量的故事前情,這讓下部的故事很具獨立性。
影片畫面非常棒,色彩厚重 渲染極好,演技上層,人物飽滿,吳宇森的誠意,這才是電影!
又,沉船的戲能再多些渲染和鋪墊會更具有沖擊力。
劇情槽點也挺多的。可是,挺好看的呀。我一個純觀眾能看到,大時代面前,個人命運的飄搖和力量的渺小。金城武演的嚴澤坤是個特別讓我感動的角色。在大時代面前,為了家庭,放棄了對自身命運的抗爭。完全戳中了我的點。我覺得劇里表現(xiàn)的愛情其實不是很感人,感人的是災難面前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善良和在大時代里人顛沛流離卻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章子怡啊宋慧喬啊演的角色并不是絕美,但是看起來極其舒服,女性對自己命運的把握,和對大時代的不屈服,感覺特別棒。景很美。
宋慧喬依舊美得每一幀都自帶光環(huán),說真的,光為了看她換那么多美美的衣服彈鋼琴我就愿意掏五十塊!
而上部里最大的槽點黃曉明談戀愛浮夸秀托剪輯大大的福,變成了不用看他講臺詞只需要看臉的回憶殺,顏值頓時+10分!
林保怡也不再是打醬油的了,戲份大大增加哦,雖然人設很猥瑣(基本跟Rose的未婚夫差不多),但畢竟是林保怡啊,滿足!
馬震冰美則美矣,演技和章子怡之間真是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然而片尾她和宋慧喬相見的時候,我真的好想問:葉問在哪?
佟大為的角色我倒是覺得上部比下部好
去年,吳宇森作品《太平輪》上公映,遭到眾口一詞的吐槽。今年暑期檔下部《彼岸》上映,遭遇比口碑更慘的是票房滑鐵盧。盡管在下部公映后,許多資深粉絲力挺本片,卻依舊無法力挽狂瀾,改變它慘敗的結局。
過去,第五代導演就是快金字招牌,在電影市場上呼風喚雨,甚至于新片壟斷影院的排片已成為理所當然。但是,電影類型的豐富、商業(yè)操作的介入越來越深入,知名導演占領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
現(xiàn)在觀眾對影片的選擇多來自營銷事件進行的引導,更直接點說就是娛樂至上,話題無極限。觀眾早已不在乎電影的內在價值有多少,而是純粹為了娛樂進影院。所以,《煎餅俠》、《大圣歸來》、《小時代》這樣的影片成為票房大亨沒什么可奇怪的。
但是,對于純粹于電影藝術的作品和創(chuàng)作者來說,在這樣一個浮躁的市場中求生存就特別的辛苦。觀眾選擇掏錢看片已經不易,還要讓觀眾以看待娛樂片的標準給予評價就更是難上加難。
基于這之上看《太平輪》的失敗,就是市場不容“高度”和“深度”的悲劇。但是,拋開市場看電影本身
太平輪(下)·彼岸:不好意思我又出戲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