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的合照,流水的小橋,爬不完的階梯,我微微的笑……
高中畢業(yè)的那一天,那天天氣很好,國權路的兩邊來來往往的人還是那么多。正大體育館里上演著很老很老的橋段,滾動著的視頻,笑聲中夾雜著淚水。我缺席了這樣的場面。校長為大家戴上花環(huán)的時候,我剛剛踏進正大的大門。我看著你們一個個走下主席臺,我靜靜的坐在阿妍邊上。
其實想哭的,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讓眼淚掉下來。
我又回到學校,樹越來越高,蟬依然很吵,我忘記了誰……
2006年的秋天。
四個人。我們叫嚷著要做彼此最最要好的朋友。那一天我?guī)麄儊淼搅宋业母咧小?br> 樹越來越高。博學樓西面墻的爬山虎還是長得那么好。
我告訴他們校園里那里有櫻花樹,開花的季節(jié)我總是在校工把花瓣掃掉之前早早的到了學校。那里有開著睡蓮的池塘,在那里我們的老師還養(yǎng)過小烏龜。高三的時候我們的教室在六樓,從冬天的西北風吹到夏天的東南風,課間我們還會樂此不疲的沖下六樓到小賣部買個茶葉蛋或者烤香腸,如果是早上的小賣部,奶黃包和叉燒包永遠那么好賣。
九降風,九個少年的同一個故事,就像一陣沁人心脾的微風,掠過濕漉漉的海岸,海浪輕輕拍打沙灘,少年們站在學校的露臺上,頭發(fā)被吹得緊貼臉龐,眼神迷離,望著陽臺外的遠方的小山和海洋,他們在努力想看什么?或者只是在回憶,曾經無數個簡簡單單的日子,無數個簡單卻又真實的笑容,有一天,當我們都走散,你會為我點支煙么。再見面時,還會那么瀟灑地扔給我一個寫有自己偽造簽名的棒球么。
臺灣的電影,總帶著濃郁的文藝色彩,少不了大海,少不了夢想,少不了成長,那個小島上的文化總有這樣的情結,當然,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自是需要觀眾同樣擁有著這樣的情結才能將這狗血的文藝啃得透徹。某些時刻,我會很配合導演配合作者,成為一名狗血的文藝青年,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音樂牽引到一個海風輕拂的陽臺,仿佛站在上面的人便是我和我身邊的那些人。但隨著年齡像玩老虎機一樣不由自主地往上跳動時,我也是越來越少了這樣的心情,自有更年輕的朋友們來取代我,那個陽臺,容不下那么多的少年,也經不起年歲的打磨,過了就過了。而那些成長
《九降風》出品精良的劇情片 自己的青春麻煩自己買單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