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卻很好的生活片。
說它浪漫,給人的感覺卻如此真實。說它有點悲情和憂郁,它又總是笑著帶過,沉重的東西都不露痕跡。對于尷尬的人生,好的片就是如此拿捏到位。
哈維,滿分。
凱特的老媽,滿分...鏡頭那么少卻那樣出彩。
凱特,沒法打滿分,只因為她和這個片子配合得太好了,反而顯得不出彩。
- well,it's not,you know,real life
- it is
- no,it isn't,Heavy
- it is
- no,its not,Heavy
- no,it's real life. it's real life for me
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盡管剛開始時看到霍夫曼大叔滿臉的褶子和湯普森大姐的水桶腰時很不適應,不過很快就被這兩個戲骨爐火純青的表演和臺詞吸引住了。
中年的時候,男女相逢時,已經(jīng)有很多話不言自明。
人生看上去很沮喪,失望是常態(tài),不報希望是習慣。很多事情都似乎變成了Last Chance。
如果那個人出現(xiàn)了,你有沒有勇氣去和他一起走下去?遇見他,是不是一個希望的征兆?
片名很妙,打著last chance的名號說second chance的事。
老外總喜歡在“人人都有第二次機會”的文章上花功夫,吹出一個個裱著“別有洞天”四個大字的肥皂泡等你去戳,撓得你心猿意馬的。就算你殺了人放了火,通過資本主義社會改造,還是能夠擁有第二次機會。明知道他們是在粉飾太平,可還會fall for it,樂此不疲。
“混帳爸爸的幡然醒悟”部分比“日出之后老年邂逅版”那部分更吸引人,描寫父女關系的電影總能抓住我。
Emma真是個好演員,幾場對手戲把Dustin完全蓋了下去,體態(tài)臃腫發(fā)福卻絲毫掩蓋不了她英國女演員特有的高貴氣質,這是美國演員很少能達到的境界,總覺得她有幾個鏡頭跟凱特溫斯萊特很象,是我的幻覺嗎?
在《哈維的最后機會》和《相見恨早》之間選擇了前者。
決定性的因素,也許是一種叫遲暮的東西。
若是早兩年,圓滿美麗的青春愛情肯定更惹眼些,
只是夠清醒后,會發(fā)現(xiàn)故事的后來通常都成了平常生活。
于是開始喜歡缺憾,喜歡更貼近真實的不完美狀態(tài)。
童話是留給童年的美麗故事。而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并且正在老去。
片子結束的時候,有些迷惑,harvey和kate之間像一場愛情么?
不太浪漫,半猶疑半待定,也絲毫不激烈。
那更像一場孤獨旅行中終于碰見同路人的欣喜,
不需要天長地久,只要能一起散散步,聊聊天,相互伴著便足夠了。
而那也許就是真真實實的愛情,沒有被粉飾過,平淡卻些微溫暖。
我們太過要求的有關于愛,往往只是一種對不可能的幻象的追求。
想來,不都是這樣?
20出頭的時候,涉世未深,愛情像一張修飾完美的照片迷惑了雙眼。
期待,幻想,不顧一切的,想著總會遇見白馬王子,一見鐘情,而后白首偕老。
卻在全情投入后,發(fā)現(xiàn),光有愛也無法掩飾所有平常生活里的瑣碎與瑕疵。
那個人也許壓根就是錯的,也許并非自己所想象。
選錯了人的,難免受傷…
“哈維的最后機會”耀眼的愛情片 最后機會,需從心開始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6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