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曾在一次研討班上專門就愛倫·坡的一篇小說《失竊的信》為例,分析過小說中的這封信在人際流轉(zhuǎn)過程中,其內(nèi)在意義所發(fā)生的或劇烈或細微或巧妙的變化。本文就試圖仿效他的分析,談一下耳環(huán)在劇情進展中所展現(xiàn)的意義層次。
1.成為愛情象征物。在電影開始之前,耳環(huán)已經(jīng)作為結(jié)婚禮物由將軍送給了露易絲。此時的耳環(huán)是一個感情信物,它是接近無價的,愛情中的人們(富裕的戀人尤其)絕不會想到去賣它。
2.成為商品。露易絲由于負債,決定典當?shù)謧?。十字架,翡翠,皮草,耳環(huán)四件被提及。十字架可能有宗教意義
表面上是一個劇情巧妙的故事:伯爵結(jié)婚時送的耳環(huán)被伯爵夫人拿去賣了,買家又賣給了伯爵,伯爵又送給了情人,情人又賣出去,伯爵夫人的情人(一位男爵)又買回來碰巧送給了伯爵夫人,伯爵發(fā)現(xiàn)了逼迫她送給自己的妹妹,妹妹缺錢又賣給了買家,伯爵夫人又把它買回來…
一對耳環(huán),貫穿全篇的麥高芬。伯爵送給她,她把這當做錢財出賣給當鋪;男爵送給她,她卻把這當做男爵本人常伴身旁;當最后一次機會贖回來,她便把這當做對愛情最后的念想了。
片中有一場戲:伯爵夫人在客廳見男爵,墻上有一幅“滑鐵盧戰(zhàn)役”的畫
演員詹姆斯·梅森曾經(jīng)寫過一首關(guān)于德國導演馬克斯·奧菲爾斯的詩:“一個不需要軌道的鏡頭/令可憐的馬克思苦惱……/而一旦他們拿走他的搖臂/我以為他永遠不會再微笑?!弊阋砸姷脢W菲爾斯對“解放攝影機”的親睞,《伯爵夫人的耳環(huán)》開場兩分半的長鏡頭足以說明了一切,女聲的伴唱,配之伯爵夫人的心理活動,鏡頭在各個物件中來回游走,這幾乎是整個電影的縮影:那只耳環(huán)在多人的手里傳遞著,愛和痛苦,短暫滿足和長期不滿足,性壓抑和性沖動,來回交替著。
一對耳環(huán),前一秒被視為可拋棄之物賣掉,后一秒因為愛人的贈送而變得無價(這似乎也是鉆石廣告的核心價值觀......)。奧菲爾斯在影片開頭借伯爵夫人露易絲之手掠過了她的眾多身外之物,最終將一對耳環(huán)選為了棄物。耳環(huán)賣給商人,商人又將耳環(huán)賣回給露易絲的軍官丈夫,丈夫偷偷把耳環(huán)當禮物送給情人,情人又在賭場里把耳環(huán)當?shù)簦詈蠖h(huán)賣給了外交官德納提。德納提偶遇露易絲并一見鐘情,兩人勾搭上后德納提將原本屬于露易絲的耳環(huán)當作定情物送給了露易絲
這是1953年的老電影。確實很老了,和我的歲數(shù)差不多。
影片所描述的時代是在十九世紀后期的法國。一位將軍(也是伯爵)結(jié)婚時送給妻子露易絲一副耳環(huán)。之后的幾十年中,他們夫妻之間的情感發(fā)生了不少變化,兩人身邊都有不少的愛慕者和追求者。之后,這副耳環(huán)被夫人變賣,輾轉(zhuǎn)歐亞,后來又莫名其妙的回到了伯爵夫人手中。這副耳環(huán)也就成了伯爵夫婦二人情感生活的見證。
影片敘述的是上流社會的日常生活。在當時的時代,歐洲的貴族制度已經(jīng)日漸衰落。這些往日的貴族還在堅持著傳統(tǒng)的禮儀、衣著、談吐
我想我是看透了,制片人總會戳中老馬科斯的淚點。
他們總要求一些場景拍攝要定點,若是不以跟拍來呈現(xiàn)一個鏡頭,那可真是讓老馬科斯難受,揮別了他的移動攝影車,已令他魂不守舍。
要是再奪走他的搖臂,豈不是要害他整日與憂愁相依。
這是好萊塢演員詹姆斯·梅森在和馬克斯·奧菲爾斯兩次合作之后寫的一首打油詩,算是對后者電影風格的一個總結(jié)——迷戀跟拍和復雜的攝影機運動。在五十年代初回到法國后,奧菲斯拍了他最后四部電影,尤以《伯爵夫人的耳環(huán)》最為完美。
電影的開場就是一個精致的運動長鏡頭,配合女主角路易斯自言自語的畫外音,信息量極大,從那對引發(fā)悲劇的鉆石耳環(huán),到路易斯欠了兩萬法郎的困境,以及她對毛皮大衣的偏愛,甚至好久沒有碰過《圣經(jīng)》的宗教淡漠,全部被帶了出來。鏡頭中最初的表演者只有一只右手,在開關(guān)衣柜時通過鏡子和陰影看到路易斯苗條的身形,慢慢地她的頭部入畫,但只能看到線條清晰的臉頰,觀眾越來越好奇……直到她坐在梳妝臺前的鏡子前,我們才看到演員丹尼爾·達黎歐優(yōu)雅的五官。由細部入手、景別由小變大
“伯爵夫人的耳環(huán)”蕩氣回腸的愛情片 德國名導歐弗斯畢生杰作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2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