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國產(chǎn)片中描述這樣小市民生活挺好看,不講大愛無疆,不講恩怨情仇,不講勾心斗角。每一次看感覺都不一樣。 馮鞏的形象和氣質(zhì)很適合演草根,貧嘴、窩囊但又善良,即使生活中充滿著酸甜苦辣但卻依然樂在其中。很多人喜歡讀雞湯,覺得這部劇本身就是一碗雞湯,能夠給我們補(bǔ)充正能量補(bǔ)充養(yǎng)分,善人得善意好人有好報。
小時候我喜歡聽牛群馮鞏的相聲,百聽不厭,我家好似有一套磁帶(那個時候不興盜版。)上個學(xué)期我們寢室人一起晚上睡覺前聽收音機(jī)正好了是牛群馮鞏專輯,“不吃鴨梨兒我就想吃兩條小金魚兒”無敵了!
這幾天他們不怎么合作了我有點失落感覺沒相聲好聽了。
這個電影我老早就想看了,馮鞏拍過的電影我好似一部不落的都看了,沒有一部令我失望的。馮鞏十分適合演這種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角色,沒錢,沒權(quán),但是正直,善良,同時又都有一個好女人全心全意地愛著他。這部片子里他是騎三輪的,沒事偷著樂是暖瓶廠的,他一穿著大白汗衫出來,苦著臉看他的女人或者他的孩子我心里就難受。這些年來馮鞏一直很低調(diào),沒有趁熱跟一幫supastar們拍不搞笑的情景喜劇,但是每出一部電影必是精品。牛群出去當(dāng)縣長的時候他一直等著牛群,牛群回來的時候他毫無意見的重新接受牛群。
馮鞏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馮鞏式喜劇的代表……無論是工人張大民還是車夫劉好……他們都是通過塑造簡簡單單而又普通廣泛的小市民來反映社會改制下的矛盾……善良和金錢的沖突……一個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但生活清貧……孤家寡人卻又不乏樂觀情緒的老好人……在三個女人的過往中用自己的善良得到了真愛……同樣一個善良樸實的陳紅……電影結(jié)尾皆大歡喜……也側(cè)面告誡人們……好人有好報……也許和現(xiàn)實若即若離……但是……確實讓人們會感動會歡笑會溫馨的好電影
坐在沙發(fā)上,左邊是午后的陽光,自己獨自從忙碌的都市節(jié)奏中偷閑出來看這部片子,很愜意,也很有忐忑不安的罪惡感,不過,片子很不錯看,讓我覺得有值回票價的充電效果。
知道馮鞏也拍電影,也做導(dǎo)演,也拿過獎,但這個人給人的最深刻印象卻始終都是春晚舞臺上的相聲或者小品演員,那張惹人發(fā)笑的臉又賤又欠,這種既定印象其實會影響觀眾看他的片子,畢竟小品相聲跟電影是很不同的。
不過,角色還是適合馮鞏的。一個窩囊的小市民,卻也不乏冷幽默的一面,保留了馮鞏的一貫特色時,也帶出了許多內(nèi)心戲。這張臉其實也可以苦大仇深。
我一直想窩囊算是什么詞呢,按說應(yīng)該是貶義詞,但在這部片子里成了一種中性詞。如同你不能界定好人的標(biāo)準(zhǔn)。有時候好人是被迫去當(dāng)?shù)模梢缘脑挻蠹叶疾幌肴堑溕仙?,馮鞏飾演的劉好雖然救了劉孜演的陳紅,但也的確是擔(dān)心過錢拿不拿得回來的問題,所以這好人并不純粹,也因此很真實。雷鋒那樣無私的好人其實是圣人。衛(wèi)斯理里有句臺詞,說勇敢的人不是不怕,是雖然怕卻仍然前進(jìn)。好人也是這樣吧,不是無私,是雖然自私卻還是得做好事。
不經(jīng)不覺,寫網(wǎng)志寫了快五年了。
五年前寫第一條,是因為讀到牛振華車禍?zhǔn)攀赖南?。認(rèn)識牛振華這位演員,是因為看過他的《站直啰,別趴下》,還有《背靠背,面對面》、《打左燈,向右轉(zhuǎn)》(又名《紅燈停,綠燈行》)
和《誰說我不在乎》(又名《婚姻證》)。這些戲都是黃建新導(dǎo)演。
黃建新這些戲拍當(dāng)時的老百姓小市民在改革開放初期的面貌,也擦邊球地觸及敏感的社會問題,香港人對這些電影的興趣,大概比馮小剛的賀歲片還要低,連影評人也很少提及。那時候也找不到這些電影的影碟,看這些戲的渠道,是靠會照顧小眾的電影節(jié)、內(nèi)地機(jī)構(gòu)搞的中國電影回顧展和以前的影藝戲院。
黃建新一如其他導(dǎo)演,有自己的經(jīng)常合作的演員班底。除了牛振華,馮鞏也是他愛用的主角。后者在《站直啰,別趴下》演膽小的作家,在《誰說我不在乎》演丟了婚姻證的醫(yī)生。在一些更早期的黃建新作品中,馮鞏都是主角,可是我就沒機(jī)會看到了。
如果說馮小剛的御用小男人是葛優(yōu),黃建新的御用小男人就是馮鞏了。不過馮鞏的喜劇感似乎比較老派,有點像央視春晚的相聲表現(xiàn)。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全程高能!劉好身邊的女人們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