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青春片這個角度上,這部動畫算得上優(yōu)秀。一個常規(guī)的開場配置,一條埋下的主線。隨著主線的深入,日常生活發(fā)生了變化,沖突隨之而來,繼而伴隨著痛苦與成長。配合著岡媽細膩的情感刻畫,以及很難讓人不愛的清淡系畫風,在青春片里算得上是佳作了。不過這種畫風也使得開始的時候很難區(qū)分人物,大致只能靠發(fā)型去識別。
而比較特殊的,是這部動畫的主線圍繞著一個很少會在日本動畫中提及的話題,性少數群體。性,當然不單是男女之間的性(sex),還有一般的性別(gender)的概念
女孩子,是由砂糖,香辛料,和一些美好的事物組成的。
3.31日,是世界跨性別者日。這時,我會想到這部動畫:《放浪男孩》。這部由岡田磨里系列構成的漫改動畫,講述著一個嚴肅,且不應該玩笑化的話題:關于跨性別者們。
先簡單的過一下制作信息,原作志村貴子、導演あおきえい、系列構成岡田磨里,音樂則主要以神前驍制作。其實,在準備觀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我并沒有注意到它的系列構成——當我在看到第一話表記的時候也著實有些驚訝
前兩話信息量過大稍影響觀看。
對千葉的生きづらい深有感觸,低的雙馬尾和怪同學印象重合了,和安娜兩個人物描寫的特別好,還是女孩子成熟些。但……總體還是挺討厭千葉這角色的,毒舌屬性可以有但獨占欲和把男主拉到自己房間試女裝這種奇怪的行為比較難理解。
二鳥(這名字太想吐槽了)和阿誠的聲優(yōu)與畫面違和感較多,相反瀨戶很棒。音質里一丁點千早的影子都沒,而且和角色的性格以及畫面呈現的效果百分之二百匹配了。
小物設定頗用心,人物和場景之間的關系把握的很棒,很多眼神刻畫和面部特寫,畫面四周邊角做成薄霧一樣散開來的效果應該是特意的。
雖然闡述的主題是罕見的心情描寫是細膩的,但一切處理都比較成熟反而不真實。比如設定了真穗和小千這樣的角色,這才小學剛畢業(yè)誒讓我吸口氣好伐。當然主角們周圍的環(huán)境都是軟環(huán)境(指不會表現特別撕裂的情節(jié)和痛徹心扉的暗面),換在現實必定大不相同。
原作者好像很喜歡波瀾不驚地拂撩社會敏感話題,還喜歡話劇喜歡不讓官方CP在一起(
總覺得這樣的題材在漫畫界相對比較常見,要改動畫還滿有難度。
淡淡的,淡淡的,就像要淡出視線一樣
喜歡女裝的男孩...
喜歡男裝的女孩...
像是靈魂跟身體出了差錯,想要變成對方的性別
還有一個說話帶刺的小女生,個性刻薄,孤高得像比別人大了好幾歲般總是不屑一顧,卻喜歡著喜歡女裝的男生
以及一個有點賤賤的小男生,喜歡著那個嘴巴很毒的女生,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才最完美,不惜也洋洋得意穿上女裝
一個經常梳著雙馬尾、健氣可愛、喜歡跟朋友們和睦相處、也希望朋友之間都能相親相愛的小女生
一個戴著眼鏡、對每個新來的男性班主任感興趣、又有點自卑覺得自己不如身邊朋友可愛的小男生
一個本以為是美女姐姐的人其實卻是人妖,與一個從學生時代總是對TA伸出援手的男人幸福同居著
當看到小清新的主人公們,怎么會想到單純的小男生小女生竟然會如此內容紛繁
而這如同淡出般的畫面,竟然將那些復雜甚至邊緣的故事都漸漸都呈現出來
依然是撲面的清新和通透
人生里被定義為“古怪”的東西、負面的東西被淡化了,剔除那些約定俗成,著力于每個人面對生活向上的態(tài)度,以及這態(tài)度是如何在友情、親情、愛情的幫助下得以養(yǎng)…
【放浪男孩】一位美國文學博士生從LGBT角度對《放浪息子》的評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6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