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時候,我記得和蟲兒一起看那個戰(zhàn)栗的樂譜。到現(xiàn)在,也總算是快有個終結了。這部片子畫面效果有那么一點點嚇人,不適合心臟有問題的人看。
拖拉著大戶,硬是在大冬天的晚上陪我在電影院看了一遍《漆夜里的追蹤者》,十三年前,數(shù)過去的話,是我中學時期,第一部柯南的劇場版《銀翼的魔術師》,一度讓我認為這是最好看的動畫,我指的是劇場版。大戶問:“這種片子用得著去影院看嗎?”,“那當然?!?,一部你從十幾年前就窩在家里,可能是被子里,可能是亂糟糟的書桌邊上,抱著電腦滿懷熱血地追看了十幾年的電影,這回終于從日本到北京,能讓你有機會真正地感受一次這個片子的劇場感,怎么可能錯失這個機會呢。這像個紀念日,十三年,也不短了,十三年的記憶,就算是一部動畫,也能讓人心情復雜起來。最后兩張票落在我們的手上,第一排,第一次第一排看電影,有點兒暈,我第一次以仰望者的姿態(tài)看柯南(汗),這很好,在對這片子所有的情緒里,有一種應該是敬仰。動畫在慢慢地播放著,人也一個接一個地掛掉,懸念一個接一個地拋出來,左手邊上的小女孩也一串接著一串地吃著零食,我保證,這個劇場里,已經(jīng)被“宅”所攻下,宅的看電影方式,其實,就差給每個人派發(fā)一床被子,我想場面就完美了。這部的劇情其實…
早在國內(nèi)上映之前已經(jīng)看過了。不知是我年紀大了還是對這期的期待太高,感覺沒有前幾部好看。記得摩天樓那期是在階教看的,真是緊張的不能呼吸。蛋和銀翼的魔術師等前幾集也都非常的好看,可圈可點。
這期的內(nèi)容有點不太合邏輯了。最后的兇手在劇情中并沒有提供太多的資料,突兀的出現(xiàn)似乎只是為了難以推理。反而感覺黑衣人與柯南的斗爭已經(jīng)成為了主線。矛盾越來越突出,從最開始推理就發(fā)現(xiàn)有黑衣人的奸細,到最后面對面的斗爭,當然黑衣人沒看到柯南。但是,黑衣人組織的人物已經(jīng)清晰了,每個人的性格也不再是模糊一片,漸漸顯出諜戰(zhàn)片的架勢了。
柯南也越發(fā)無所不能,甚至出現(xiàn)柯南用探照燈打直升飛機的場面,從東京塔上跳下去再反彈回去,真是勇敢與功夫并存。至于躲過直升飛機的掃射,更是只能叫一聲“僥幸”。
警察的隊伍越來越好混了,除了毛利小蘭幾個少年偵探隊的小孩,每個人都可能是黑衣人偽裝的,好像每個人也都被偽裝過。目暮警官、白鳥、這次那個大塊頭警司。。。
其實我為什么喜歡柯南呢?大概是因為他夠擔當,夠男子漢吧。哪個女人不期望柯南式的男…
對柯南的愛無法用言語形容,對所有的劇場版無法客觀評價。
再破也要看,再爛也說好。就醬。
重溫柯南,一遍又一遍。TV版,劇場版,每一部都多刷幾遍,每一遍都能get到新的、細小的令人快樂的、意味深長的點。
比如M13 漆黑的追蹤者
1.貝爾摩得對柯南的寵溺。在停車場透露本次黑方酒名愛爾蘭給柯南,言語間充滿了溺愛;
2.柯南對生命的尊重。想到愛爾蘭變裝在警察中,第一反應是那個被替代的警察是否還活著;勸阻水谷(那個男友)不要自殺、不要做替死鬼;
3.佐藤美和子的智慧、干練
中學的時候就上過自救互救這類的課程,著火時不能坐電梯的意識如今已經(jīng)根深蒂固??墒?,可是。。。。。。如此注重青少年災害教育的日本,怎么會在動畫里出現(xiàn)這樣的硬傷呢!簡直無法理解!
不過,柯南伴隨我度過了快樂的初中,拼搏的高中,充滿夢想的大學,期待每年一部的劇場版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無論質量優(yōu)劣,都會懷著激動的心情看下去。相較于前兩部,這一部還真的可以說是上乘。只看情節(jié)就可以了,硬傷,忽略吧。但,加強災害教育刻不容緩!避免會有更多的中國青少年誤以為火災時乘電梯是上上策,也避免有人火災時走樓梯只因為是為了發(fā)揚風格~~~
為蝦米
為蝦米
為蝦米。。。。
醬紫
醬紫
醬紫
醬紫
的
難看。。。。
是我年紀大了么?
哎。。。。
“名偵探柯南:漆黑的追蹤者”這評論很不專業(yè),無關情節(jié)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8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