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看了雪村和這部片子。下載下來之后很久都沒有看,估計不會帶來驚喜,恰恰我錯了。他不僅帶來了驚喜,還帶來了回憶,不同于賈樟柯的上世紀80年代。他們共同對改革開放的祭奠。賈的姿勢是偏遠的山西,煤礦,文工團。雪村是用暴力、性、流氓的姿勢紀錄那個時代的首都。賈努力還原真實。雪時刻提醒你,這是在仿古。
好喜歡劉國軍這個人,每次遇到道德質疑就瞪起眼睛齜起嘴唇一幅不吊的模樣,再加上手里時刻握著的啤酒瓶,相當唬人。我想自始至終他都當三兒是哥們,沒有愛情。這種感情也很純真美好。
我想觀眾都會誤會沈紅這個角色。她不過是手段比較高明的美麗女人,寸土不失就把野心的男人們收復得服服帖帖。最后字幕說她出國之后得了個什么世界選美……不信。女演員身材夠好,裝化得太現(xiàn)代,一看就是21世紀的,穿幫最厲害的就是她。五官說實話,沒什么驚艷的地方,盡管導演的意圖是多次驚艷。
至于那個版兒帶,演員好。剛看了他演的黑皮,這么近距離都完全相信這個角色。演員功力挺棒!人物寫的也好,細節(jié)足夠。
最后說雪村。作為男主角,他的表現(xiàn)不怎么樣
不錯的片子,好情節(jié)/好劇本/好演員,,錯就錯在導演了,,
相信如果不是雪村這個門外漢導演的話,,應該會更好看,,也許能趕上當年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呢
演黑皮那個哥們兒真是演技好啊,,沒想到是個ed,嘿嘿
雪村我懷疑是本色演出吧,,別別扭扭的,,過得去吧,,
超喜歡演建國的吳培,,帥,,可愛,,那威脅人的表情,,絕了,,好像在<獨自等待>里面演夏雨的好朋友之一,,把李冰冰介紹給夏雨的那個,,一直都是禿瓢范兒,,不過氣質決然不同,,
三兒跟大島茂還有三舅,,都是性情中人,,三舅和三兒那個橋段有點old,,反正我挺膩歪把配角犧牲掉的情節(jié)的,,
還有就是沈紅,,不錯,,第二眼美女,,不明白的是,,黑皮是ed,,難道那個大哥也是ed?為什么宿宿跟她敲三家不占她便宜呢?不過那個找tt又找不到樓的橋段跟<跑馬地的月光>里面一摸一樣,,沒勁,,
雪村當年導演的mv都很難看,,何況這么一個電影了,,雖然不是什么大制作吧,,
可惜了劇本了,,哎,,
不過某些橋段很不錯,,比如,,包子滿天飛,,地上全是人,,還有酸三色,,呵呵
雪村還真是一個有才之人
作為一個第一次導電影的人來說
《新街口》這樣的片子已經(jīng)算是很大的成功了
《新街口》講述的故事發(fā)生在我出生前后
這片子一定要在新街口電影院上映
起碼從上座率來說可以得到保證
二十幾年前,新街口一個四合院才賣三四千塊錢
現(xiàn)在,每平米一輛經(jīng)濟型轎車,真不夸張
二十幾年前,幾個哥們干點什么小買賣,只要能糊口,就很知足了
現(xiàn)在,哥們各奔前程,想湊在一起真是不容易
二十幾年前,為兄弟兩肋插刀
現(xiàn)在,為女人插兄弟兩刀
二十幾年前,一個女人為了心愛的男人保守著自己的貞潔
現(xiàn)在,女人為了金錢被很多男人愛著
二十幾年前,為了找一個避孕套迷失在大雨的胡同里
現(xiàn)在,為了尋找一個女人迷失在茫茫人海中
二十幾年前,他們都是窮光蛋
現(xiàn)在,他們飛黃騰達
二十幾年前,我哇哇墜地
現(xiàn)在,我在這里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新街口,德勝門,鼓樓,后海,什剎海
記憶還沒形成的幼年時代就是在這些地方度過的
新街口,德勝門,鼓樓基本上還保持了以前的樣子
后海,什剎海已然面目全非
二十年前,我爺爺每天早晨四點起床圍著后海遛彎兒
雖然一提起雪村就會讓我悲傷地想起《一石二鳥》、“襲吻”事件等諸多令人不由為
這位校友無地自容的尷尬經(jīng)歷;雖然在國外有《碟中諜3》、《加菲貓2》、《超人歸來》
,國內又出《石頭》引發(fā)一片瘋狂的情形之下這部曾經(jīng)音樂人的處女之作慘遭各方批判,
既不叫好又不叫座如果用EG的話來說肯定就是一個“糙”字的不靠譜影片;雖然《新街口
》這個最終的影名不過是暫名《避孕套》通不過政審的權宜之舉,實際上“新街口”三個
字在影片中的出現(xiàn)鏡頭可謂寥寥。但是僅僅就沖著這個片名,我就不得不多掰幾句。
新街口在哪?據(jù)說那在北京也是因大量販賣盜版音像制品而揚名四方的一處寶地——
以音像盜版基地來命名一部音像制品,是不是也有些許戲謔的味道呢?不過說起這地方我
還真沒去過。在北京呆了四年,這里的道路四平八直交通一如既往擁塞不堪,我很少出門
自然那些道路也不會像家鄉(xiāng)里那些曲折蔓延的青石板街巷石子兒路沙路土路泥濘小道足以
一股腦兒刻蝕進去人的身體內部。所以,這個名字對于我而言是陌生的。
要說起長沙就不一樣了
雪村把他的另一面的才能展現(xiàn)給我們,給中國電影增加了新鮮的血液,做電影并不比做音樂差,反正我很喜歡。就象喜歡《陽光燦爛的日子》,《獨自等待》一樣,雖然沒有《陽光》表現(xiàn)的那樣細膩,但已經(jīng)把故事表達的很明了。八十年代是我出生的年代,那樣的生活是我所為經(jīng)歷的,感覺就象看王朔的小說一樣令人浮想。這是電影帶給我的快樂。除去精美的特效&唯美的畫面,我們更需要體會,去體會故事,去體會生活的本質。
看著板帶,我就想到了瘋狂的石頭...
班泥路,牌子!!!
沈紅長的不錯,就是那聲音...感覺象人妖...
脫的還滿大膽的
歌頌八十年代的新街口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