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特別喜愛齊豫的兩首歌《橄欖樹》和《走在雨中》,在百度之后,驚喜地發(fā)現(xiàn),若再加上首《歡顏》的話,原來這三首歌是同一部名叫《歡顏》的電影主題曲和插曲,經(jīng)典的產(chǎn)生似乎總在無意之間的。隨之,我便對這部電影有個種莫名的期許。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一首悠遠惆悵的《橄欖樹》開啟了電影的序幕。出現(xiàn)在畫面里的胡慧中,帶著甜美的微笑,是那樣地清純可人,初時一看,竟與同時代的另一“玉女”林青霞十分相像。片中胡慧中扮演的齊盈與其說是她演繹出了齊盈的清純、任性與內(nèi)心的執(zhí)著,不如說是那時胡慧中自己少女本性的表現(xiàn)。不得不感嘆那時人的一種純真美,盡管當時的臺灣已經(jīng)是高度商業(yè)化了的,但人的本真并未失去。
影片的亮點集中在了三位主角和三首音樂上。胡慧中飾演的女主角時而地嫣然巧笑、時而地撅嘴皺眉,倔強純真的性情散發(fā)得淋漓盡致,當大學男友不幸車禍去世時,她的生活仿若陷入了一片昏暗,沒有了平時的生氣活力,一朵嬌艷之花仿佛失去了生機,枯萎了。而至始至終有兩個男人在關(guān)心和關(guān)注著她,一個是韓蘇這位可愛老頭扮演的齊盈…
首發(fā)豆瓣守望的人小組: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1673967/
圣經(jīng)有57處經(jīng)文用到“橄欖”。
第一處經(jīng)文是:
創(chuàng)8:11 到了晚上,鴿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著一個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挪亞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
可見,橄欖預(yù)表了毀滅后的新生,也就是重生成為基督徒。
我曾經(jīng)用此經(jīng)文給小樁弟兄的二胎女兒起名“新葉”。
魔鬼有滔天的仇恨。
最后一處經(jīng)文是:
啟11:4 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兩個燈臺,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
這是指末后七號時殉道又復(fù)活的兩位先知。
這橄欖樹的象征
1979年《歡顏》這部電影問世,當年的胡慧中僅僅是一個的大學生,當她穿著純白的裙子,抱著吉他在臺上唱歌的時候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這種感動來源于時間。那張明媚而純凈的臉,不得沾染一絲塵埃,不知道是《歡顏》成就了胡慧中,還是胡慧中成就了《歡顏》,或許是兩者之間的相互成就吧。偶爾在電影中聽見一些熟悉的旋律很輕易的就被感動,沉淀之后的歌聲或許更有味道,尤其是當青春隨著時間慢慢流逝的時候,那些熟悉的旋律往往成為了青春的代名詞,當歌詞偶然在心中蕩起漣漪的時候,就像一把刀子插在心口,不是因為不堪回首的往事,而是因為我們隨著這些旋律一起老去。
《歡顏》算不上一部精致的電影,不管是鏡頭焦距的變換還是鏡頭的剪切都略微粗糙,但是,劇中人物的服裝卻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知道,那是屬于一個年代的記憶。每一首歌曲的背后就有一個故事,我相信《歡顏》背后的電影正是這部影片,一個愛情的悲劇。
有時候愛情不需要太完美,過于完美的愛情總是顯得不夠真實,而且,有一段時間我一度認為,愛情和生活是無關(guān)的。因為現(xiàn)實的生活過于瑣碎和無聊…
給8分,三星是沖著齊豫去的,一星留給青澀的胡慧中。但就情節(jié)而言,比較普通,沒有太多創(chuàng)新,基本就是瓊瑤三廳式的老一套。齊豫那時候的嗓子堪稱天籟,而且只有她能夠完美詮釋李泰祥和三毛的意境,其余歌手縱然可以翻唱這首歌,但是卻未能真正像齊豫這樣詮釋到位。胡慧中那時候還很青澀,全程淡妝,女學生的風格,后來不知道為何跟著一群武打演員混一塊了。
第一次是一半,在電視上,大約上六年級的我吧,從影片的一半開始看起,就是女主角甜蜜等信的情節(jié)。稀里糊涂沒看完,被催的去睡覺了。可女主角的清新純美深深映在我心里,以致7.8年后又在電視里看到《歡顏》一下子就勾起回憶-----就是她,胡慧中--第一次女神---我心目中夢中情人的摸樣
這是1979年的臺灣影片,再爛也那么地了 。當時的條件所限,沒有辦法。但是為什么我看來看去,這幾個狗男女就想笑呢?男女主開車我笑得前仰后合的,名副其實的各懷鬼胎啊這是。男配一死,女主見別人樂得跟花一樣。還有張國柱那個熊孩子,用我們家鄉(xiāng)話問一句:“”你不揍她?打得輕。”想你媽你要作妖,不讓看片聽音樂,處對象你看你媽聽你媽的作妖。你長得結(jié)實是嗎?最后的結(jié)局還可以,有些開放性的意識,但是大老板不夠意思啊,咋的給點錢啊。
1979年,望向橄欖樹的歡顏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9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