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主演都是名角了。情節(jié)一般,一個正直的急診醫(yī)生發(fā)現一個送來的流浪漢死因很奇怪。他執(zhí)著地進行調查,發(fā)現這背后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個知名的醫(yī)生正在進行骨髓再生的研究,為了加快研究進度,不惜綁架流浪漢進行人體試驗。還有很多殘疾人的親屬為了讓親人痊愈用不同的手段協(xié)助這個醫(yī)生。
沒有太多的打斗,更多的對于人道和醫(yī)德的討論。邪惡的Myrick醫(yī)生聲稱為了治愈幾千萬殘疾人,犧牲一些罪犯和流浪漢是值得的。聽起來很冠冕堂皇,但是這和納粹的殺人醫(yī)生,和731有什么區(qū)別。不管多么漂亮的借口都不能掩蓋一個事實:那些試驗對象被剝奪了選擇的權利,被剝奪了生活的權利,即使是最下等,最凄慘的生活狀態(tài)也是生命!
這牽扯到西方道德觀中很重要的一條:人有權利選擇墮落,只要沒有犯罪,人可以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你可以痛惜、可以憐憫、可以說教、可以幫助,但是你沒有權利阻止。
Extreme Measures 非常手段 # 7
2007.06.03
在急診室當值的青年醫(yī)生Guy Luthan某晚收治了一名癥狀怪異的流浪老漢,雖竭力搶救仍無濟于事。Guy想弄清楚他的死因(去普林斯頓吧,House一定會很喜歡你的),卻總有人明阻暗撓,甚至被陷害入獄,丟了工作和醫(yī)師執(zhí)照,最終發(fā)現原來醫(yī)學專家Lawrence Myrick為進行神經再生的醫(yī)學實驗,誘騙身體健康的無家可歸者擔任活體被試,可就在Guy即將揭開真相時,他自己也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中……
電影本身并無太多出彩之處,作為懸疑劇也是中規(guī)中矩,從一般觀眾的角度而言,影片似乎過于四平八穩(wěn)了一些,節(jié)奏變化不多,不容易令人緊張起來。
但是我……完全沉醉在阿Hugh的藍眼睛里了。
身穿白大褂,戴著聽診器,口袋里的呼機“嗶嗶”作響,當班時去哪里都是用跑的,雖然忙得手腳不停卻依然微笑著安慰患者“你會沒事的”——天,你殺了我吧!
法庭上侃侃而談的律師/檢察官、急診室手術間里救死扶傷的醫(yī)生、講臺前傳道授業(yè)的老師,是對我最有殺傷力的角色類型,再考慮到本人的“制服誘惑”,醫(yī)生無疑是我的“重災區(qū)”。
況且Gu…
價值觀的巨大對立,無關對錯,但是究竟如何取舍,我想這部片子反映的其實就是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
換作是你,會如何抉擇?
價值觀的巨大對立,無關對錯,但是究竟如何取舍,我想這部片子反映的其實就是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
價值觀的巨大對立,無關對錯,但是究竟如何取舍,我想這部片子反映的其實就是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
電影中規(guī)中矩,懸念的設定比較老套,矛盾主要聚集在街頭流浪漢,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他們的生命是否還有價值,是否可以在未征得他們同意的前提下,剝奪他們的生命,為了更多人的生命?
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讀到的一個故事,一群小朋友在鐵軌上玩,只有一個小孩是清醒地,告誡他們危險,但是其他人都不聽。不久火車來了,這個清醒的小孩是否應該拉閘改變鐵軌的方向,以犧牲自己來拯救大多數人的命運?這依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大部分人認為他不需要以自己的生命為他人的錯誤買單,僅僅因為他人是大多數?
當然這部電影并沒有大多數群眾犯錯的情況,因此就沒有“為大眾贖罪”的意思,更像是一種不是志愿的犧牲,而影片給出的道德判斷也是明確的,縱使你認為他們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你也沒有權利去強迫他人改寫自己的生命。
其實人生的意義啊價值啊很多時候還是認為附加上去的,在中國這個有著無神論傳統(tǒng)的國度,我死后是永垂不朽還是被世界遺忘,于我自己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我什么都體會不到了。但是在一個有宗教信仰,特別是對人死后的去向有明確交代的信仰里,這種人生意…
我把這部電影歸類為Hugh Grant的早期作品。
因為那時他的“駝背”,“口急”,“眨著三角眼”等小動作還不常見。
片子越往后看,越發(fā)覺他表演的出色。
不再是那個只演愛情輕喜劇的Hugh Grant,他可以怒斥,可以講出一長段激昂的臺詞,可以演繹槍傷后的痛苦,可以極端絕望、眼角泛淚(以前看過一個報道,Hugh說自己無法在鏡頭前哭)。
但是否因為這部影片的題材太敏感了,明明可以在他從影簡歷里大放光彩的片子,卻幾乎消失不見了。
“非常手段”優(yōu)秀的犯罪片 一個道德倫理的問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9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