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爛片佳作之一。
聚會爛片的評判標準:
1. 是爛片:首先聚會的時候是看不下好片的,好的電影需要注意力,我見青山多嫵媚才行。
2. 值得吐槽:爛片也有大不同,像《李茂換太子》就是沒有吐槽價值的爛片。而《小時代》無疑是槽點眾多的佼佼者,全場所有人都能一邊玩游戲看手機喝酒打牌一邊發(fā)自內心地吐槽。
3. 好笑:吐槽于謾罵的不同就是,吐槽很多情況下包含了幽默的情緒。基本每一句吐槽都能帶來其他人狂笑不止的效果。
比如說顧源跟顧里分手那段。
顧源的媽一出現(xiàn),
今天慕名看完了這部電影,就記住了標題這一段話。準確的說,不是看完,是快進看完的,每次跳30秒,按的我手都酸了。
之前也看了很多吐槽,犀利的也有,亢奮的也有。或許離那個年紀久了,看完也沒有覺得多么恐怖,當然,或許是因為我能夠每次30秒的快進,而不是在電影院里一秒一秒的忍受完。當然,我是故意不去電影院的。
現(xiàn)在是暑假,一個親戚家的14歲男孩子來北京上夏令營,開營之前在我家住了幾天。表面上看來,是個家教很不錯、很乖巧的孩子,待人接物周到得體,原則清楚。但是由于父母忙生意長期出差而缺少足夠的陪伴和約束所帶來的問題,加上青春期的迷茫和渴望自我證明,都極為典型。他走之后,我打開新浪微博,瀏覽器用他的微博號自動登了錄,結果我看到了一個14歲都市少年的微博內容,匆匆掃了兩眼就禁不住立刻關掉,因為完全不是我能理解的內容,以至于我都沒有記住到底是什么內容,印象大概只能用迷茫+無聊+空洞來形容。
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有父母的身教熏陶
今天下午與一男一女共同奔赴影院看了由郭敬明著些原著并編劇并導演的《小時代》。本來只是想發(fā)就好短評了,后來發(fā)現(xiàn)想說的還挺多。
電影本身沒有什么好說的。千言萬語歸結為一個字:爛。
好啦其實我本身就沒有做多少期待但事實上也確實完完全全不值我的期待。追《小時代》追了至少三年,腦殘粉郭敬明大概也有三年,從當初的誰說他一句壞話就要拼命,到后來的將其視為自己的一段黑歷史,再到現(xiàn)在的心態(tài)平和地去看一場電影版以作為自己三年腦殘的結尾,其實倒并不坎坷。
郭敬明就像是一道坎兒,我11、12歲的時候我喜歡他很正常,但是我14、15歲時我邁過了這道坎,這時我若還喜歡他我就真心無法原諒自己了。12歲時的我看到小時代的電影肯定會像打了雞血一樣在電影院里尖叫,沖去看首映,但是現(xiàn)在我15歲,我只會安靜地走進電影院,看完,上豆瓣時光打上一星兩星的評價,和同伴笑著說全片只有男色可以看。
這和高貴冷艷和裝逼沒有關系,(事實上,我在看《霍比特人》和《魔戒》的時候
【小時代】我期待有一刻我不需要咒罵,電影市場便以無情的冷面對它們說:NO!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