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前幾天一個好友推薦的。之前是沒有看過原版小說和電影的,所以體會可能沒有大家的深刻。
整部劇的確是在反映人性。用一句話概括編劇的意圖,我想說,萬事都有原由,不能刻意強加,要順其自然。
片名是囚徒(prisoner),講述男主角6.想方設法逃脫(現實和village)。在village中,6.的每一次逃脫、“拯救”行動,都會給“村民”帶來傷害。不斷地有人死去,有人受到傷害。6.根據自己在現實中的記憶,不斷地說服村民,讓他們相信還有另外一個世界。結果呢,不是招致村民無辜的死去(如之前被炸死的咖啡廳女侍者、監(jiān)視6.的那個人),就是讓人受到傷害(如黑人出租司機的女兒)。甚至2.的兒子11-12,也是因為6.告訴他,而使他相信另外一個世界而自殺。雖然6.不是直接殺害他們的兇手,但他們的離去和6.不能說是不無關系。
village是幻境,亦是烏托邦。是現實中的映射。是2.的妻子因為沒有子嗣而用意念構想出的理想世界。這個世界中,每個家庭都是完美的。雖然“村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有著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在village里面大家都得到了幸福。像313…
估計看了這個標題,很多人都想吐我五十叭黏痰?!闶裁礀|西,就能終極解釋了?(別急,先看哈再說要得不?)
終極解釋,有2條原則,1是只根據劇本提供的信息,咱絕不穿鑿附會(所以60年代版《囚徒》直接擱一邊去,反正我也沒看過);2編劇也是人也有漏洞也要賺錢也不是神仙(咱們終極解釋就是——猜出編劇的意圖和下一步)。
當然我們得假設編劇不能是《英雄》那樣的腦殘編劇,也不會把《囚徒》弄成奇幻穿越之類的故事。那我就可以開始侃了....
2號的那幾句話是解釋《囚徒》關鍵之一:“Helen猜想人既然能有兩層意識,為何不能有多層意識。而進入意識空間又會發(fā)生什么?”。
這樣,整個《囚徒》的世界就可以解釋成一個“意識層”,一個“現實層”?!院筮@個系列劇將講述“意識的世界”里發(fā)生的故事。(至于點題的問題可以轉義點題嘛——人類是自身思想的囚徒,而不能像越獄一樣,通過“越了再越”這種笨方案點題來延續(xù)情節(jié)。)
“意識層”就是沙漠里的“村子”(village);
“現實層”就是現在的紐約;
但這樣解釋就產生了兩個大問題:
一、意識層…
真遺憾人生不是一場戲,因為通常寫劇本故事的人,總會在合適的時候,把那些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懸疑問題來龍去脈都解釋清楚,于是真相大白的一天,當事人或是冰釋前嫌或是報仇雪恨。
可惜人生不是故事,很多過去現在沒有弄清楚的問題,或許永遠也沒有可能得到真相的還原了吧。。。
如果真有人監(jiān)視我們,通過屏幕看見我們的一舉一動,整個人生的故事脈絡,是不是會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哪些解不開的謎團是不是只有他們才最了解?
離題了。
關于這本電影,不知道為什么豆瓣分那么低,以至于我還以為是本爛尾。
但是其實個人以為結尾得挺好的。
掙扎和妥協不就是生命的進程么?
一開始我以為是譏諷共產主義的片子,看到后面發(fā)現其實有點點跟盜夢空間能扯上關系。
每個人都是PRISONER,只不過有些人是被別人囚禁,有些人是被自己。
《囚徒》極富創(chuàng)意!誰有權力做mind control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9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