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first青年電影展,有幸在圖書館的藝術欣賞看到這部電影。在楊老師的引導下,大家對影片表達了各種思考,場面極為“火爆”。
從一開始字幕中出現(xiàn)的藝術指導王宏偉,我就知道它與賈樟柯將會密不可分。同賈樟柯的山西小城鎮(zhèn)一樣,本片的導演翟義祥也把鏡頭投向自己的家鄉(xiāng)徐州。蘇北不同于蘇南的繁華,更像是中原之地的河南。在昏黃的天空下,小賣部,KTV,性工作者,流行歌曲這些元素一一呈現(xiàn),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各式各樣的人為著“印著毛主席的紙”而奔走,而他們的精神世界似乎像是一片廢墟。因為寺廟規(guī)劃成了景區(qū),雙泉選擇了還俗。關于雙泉的信仰,似乎佛祖更像是逃避俗世的一種精神寄托而非真正的信仰。他遁入佛門的初衷也是那么滑稽,高中時候因為喜歡的姑娘而被人毆打導致那方面不行。雙泉信仰的解構也是逐步的,從開始的對肉的避而遠之到后來的酒色皆嘗,戒律一一破掉,最后竟把抗拒強拆的百姓用鋼管打的癱倒在地。
在主線的敘事之外,還有一條小女孩的副線。片中大概出現(xiàn)了四五個小女孩和雙泉的鏡頭,都是小女孩對雙泉的關懷。最后雙泉似乎想跟隨女孩在…
熟悉的方言,有點像《安陽嬰兒》的感覺,或者《盲井》。
其實電影重點講了一半的俗。
和尚要還“俗”,可是現(xiàn)實卻千瘡百孔,還到哪里去呢。
舊時的學校拆了,灰蒙蒙的好多高樓,釘子戶死守在原來的家園,也許不是對故土的依戀,而是錢太少了,給多少錢我們才拆遷,價錢談不攏的問題吧。
昔時的高中女票,如今只信錢,白天賣衣服,晚上賣那什么。
小店里,被警察抓到,一句一個我們認識,是啊,我們認識,多么凄涼。
那個好哥們說得好,你好歹心中還有個佛,我什么都沒有,地方這么小,我只有喝酒、喝酒、吐了喝,喝了吐。(秒秒鐘有《立春》的感覺呢。
還有一半的“俗”電影在開頭略過了,這是什么樣的寺廟,信仰在哪里?
但愿是我們心中的寺廟,但我們只是假設。
即使這樣的故事,仍然有一個很理想的假設。就是假設還俗之前,小和尚是有信仰的,青燈古佛,不近女色,不忍傷生,不吃葷腥,不會用手機,睡前打坐。
但現(xiàn)實中的 有那么純粹么。
是不是聯(lián)想到最近的某某寺廟的新聞。哎。
世界之大,…
《還俗》關于影片的種種思考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8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