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開始后,一群人,包括收藏內(nèi)衣的中年男,每天賭博,經(jīng)濟拮據(jù)的中年女,年輕的女主 Elena等都有她們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煩惱,中年女買點蔬菜水果東西卻欠賬,中年男則是說壓力大,女主 Elena則是找不到男朋友,非常擔心,正準備去約會的路上,然而他們都是活著,活在人群中,有期望,更有失望,但是一邊抱怨,一邊活著。
2. 女主 Elena一邊打著電話,一邊走在人潮洶涌的大街上,只關注自己的電話溝通,忽視周圍的人的生存狀態(tài),有個中年婦女遞給她一個好像是吉祥物的花草,然后她隨意地接到手里
電影節(jié)奏很緊湊,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情節(jié)也沒有拖泥帶水,每一件事,每一句臺詞都有自己的作用。從恐懼到猜疑到互相排斥再到互相殘殺,一步步的把人性中最自私最利己的那一面展現(xiàn)到觀眾面前,比較合情合理。
雖然整個電影只是在一個不過幾十平空間的酒吧內(nèi)完成,但是不會讓人感到枯燥和厭倦,因為每一時刻都有新的矛盾被發(fā)掘,酒吧內(nèi)的人也一直處于緊張和懷疑的狀態(tài)。
另外一點我感覺這個電影比較好的是,導演在最后,只剩下女主活著逃出下水道,也沒有交代這件事發(fā)生的最終原因,只能通過個別鏡頭讓觀眾去猜測
一部畫面感十足的人性片,人性部分的整體基調和釜山行有重合,但以埃博拉為背景讓這部電影更真實。從明亮的酒吧到昏暗的地道再到骯臟的下水道,從未如此直觀地理解“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文明社會中一切卑鄙丑惡的東西一旦用不到了,就會扔到下水道”,物品如是,良知亦如是。
在極端的環(huán)境矛盾與沖突中,是恐懼改變了我們,還是黑暗使我們看清真實的自己。
對我而言,演技和邏輯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否讓我身臨其境的體驗一個優(yōu)秀的故事。
這樣的電影,注定要拷問人性。而人性又絕對經(jīng)不起考驗。
下面是吐槽有些評論的內(nèi)容。
評論區(qū)有很多對劇中人物的行為感覺失望,比如老太太不應該自殺,比如大胡子不需要藏背包等。其實,原因是你將自己置于旁觀者,而非參與者?,F(xiàn)實永遠比劇情精彩,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我可以有其他解釋,大媽心里承受力很低,并且求生欲很強。最終之所以自殺,其實是心理崩潰的表現(xiàn),就好像玩游戲一樣,你想退場了
“酒吧”EL BAR review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7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