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之前我對其定位為電影,看完才緩過來,原來是小黑屋子的紀錄片。我對伊朗的了解并不多,這個片子固然不錯,但是也沒有真正戳到我多少。通過伊朗的片子其實如果想拓展,也可以映射到我們國家的某些地區(qū)的教育當中,可能制度并不完美,但有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去改變呢?
相同的問題組提問給相同年齡段的小學生,重復的話由不同的面孔說出,用剪輯生發(fā)出遞進的節(jié)奏感?!緸槭裁礇]寫作業(yè)】家里來人有事/去親戚家/作業(yè)太多…【誰輔導你功課】大多數是姐姐,父母大多不識字。【懲罰是什么意思】全都知道
影片呈現的三個問題:教育平等,暴力教育和學生心理。有劇透,不過我覺得對于這類紀錄片,看點評論有助于發(fā)現。
記得三個導演對孩子們提問過的問題:
1. 父母是否是文盲(教育平等);
2. 受過怎樣家庭懲罰(暴力教育);
3. 詢問小家伙們是否會將同樣的家庭環(huán)境傳遞給自己的孩子(學生心理);
教育平等
在三個問題中的第一個里,父母是否文盲并不是重點,只是通過這點展現小家伙們的家庭環(huán)境,引導對教育平等的思考。
還有個問題是:家里有誰幫助你學習。
暴力教育
我不知道我自己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完整部電影的。憤怒?擔憂?贊嘆?
就電影本身的內容來看,我是被深深的震撼的,試問面對如此的真實,你怎能不被它感動?我的心是痛的,我知道,很痛很痛。讓我覺得我無法忽視這個問題的存在(盡管我對于解決這個問題也是無濟于事的),但是我為那些伊朗的小朋友擔心(盡管那些小朋友可能已經比我們大了),我憤怒伊朗的教育制度(盡管那制度現在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想想吧,一群原本因該活潑可愛的小學生啊,現在只能疲于應付一堆堆的家庭作業(yè)。這樣做對于教育于事無補,反而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傷害。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天真和快樂,他們失去的還有對于學習的熱情,甚至是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纯茨莻€最后的小孩子清澈而膽怯的眼睛,我感到的是悲哀,是深深的酸楚。難道教育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嗎?這個孩子還讓我想到三毛,那個得了抑郁癥的孩童時的三毛。三毛還比較慶幸她有她的才華,而且三毛是治療好了抑郁癥的。但是這樣的孩子呢?人們總是不免為他的命運擔憂,學校老師體罰,家庭暴力,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講,…
匠心精制的紀錄片片 經典光影‖伊朗導演阿巴斯之《家庭作業(yè)》:用心感受孩子們內心的天空 方漢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7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