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女王好看,毋庸質疑。劇本,戲服,演技,皆屬上承。上網隨意瀏覽一下,便會發(fā)現它受歡迎的程度;眾家粉絲們推薦與推論,愛死毗曇的心得與心情,無論淺顯深刻,比比皆是。所以,在此,我要用另一個角度切入,它最“好看”在哪裡,只談一個點──那就是,令人眼花撩亂、賞心悅目的,女王的男人們。
首先,還是得先來小小批一下。說起宮廷歷史劇,以導演的功力,拍攝的手法、運鏡而言,我倒不覺韓國比內地拍得好。《善德女王》不能免俗。場景、取角一再重複,有時讓人不耐。此外,武打的部分,當然更沒香港的武術指導絕妙。許多武打決鬥的地方頗為粗糙;例如,武功堪稱當時第一的元上花柒宿公最後的絕死之戰(zhàn),簡直潦草。還有,老妝也嫌美中不足,加個鬍子、梳個髮髻就打發(fā)了,臉龐卻平滑光嫩,讓人忍俊不禁。
但是,除此之外,的確是沒啥好挑剔的──劇情大半緊湊,戲服、道具用心華麗,大多數的演員演技到位;更重要的是,一集集看下去,只能讚嘆:為了國家大業(yè),犧牲個人情愛的善德女王,還真是“眼”福不淺哪!而韓國的帥哥美男,類型繁多,各具風格;尤其是才…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毗曇心無旁騖,德曼便是全部。
看到結局之前,我始終不覺得這部劇會對我產生多大的影響,我承認,《善德女王》這部劇本身很好看,但直到最后才發(fā)現他對我的沖擊是如此之大,即便在看之前就已經知道了毗曇的結局,但萬萬沒想到,結局竟會是如此的震撼,無論是多么強大的內心,仍然是被摧毀了。
當劇集發(fā)展到德曼、毗曇相繼得知這次叛亂是廉宗從中作梗時,兩人深知事態(tài)已發(fā)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看過奇皇后后,在推薦之下看了善德女王,對比之下,愈發(fā)對德曼惋惜。阿良是當上了元朝末代皇后,失去了江山,卻得到皇帝不變的摯愛。德曼是新羅具有歷史推動意義的王,贏得了天下,卻到死都不能和相愛廝守。兩個女人,一個在兩個男人的愛情推動下,成長蛻變,成為人后,另一個,也是在兩個男人的鼎力相助下,完成了自己斗敗美室的歷史使命,卻失去了愛情。無論是庾信的愛,還是毗曇的愛,她都未能守護。
最憐惜悲劇人物毗曇,他棄于美室,養(yǎng)于文努,為德曼喜怒哀樂,一片真心,卻被身邊人的勢力推著,走向毀滅。最同情“成功”人物德曼,被王室拋棄,長于異國他鄉(xiāng),一路坎坷無數,以斗倒美室成就王權為使命,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促三韓一統(tǒng),而她自身呢,幼年沒有體會過真正的親情,少年為求得真相吃盡苦頭,成年在政治舞臺上如履薄冰,即便是成為了王,還用心理的枷鎖禁錮自己的愛情,她活的苦,活的累,哪怕是一天,有為自己而活嗎?相比死到臨頭卻了無遺憾的美生公,德曼的遺憾太多了。有些人,生下來就肩負著使命,就像德曼,可那不過是宿命派的借口,沒有人知…
我一般都不看韓國古裝劇的 ,因為總覺得看古裝劇聽著韓語怪怪的,這次完全是沖著李瑤媛來看的,但她第9集才開始正式出現的,那前面為什么我看下來了呢?
首先,不論是劇情還是選角或是配樂,各方面 都吸引到我,優(yōu)雅端莊的美室(這個反派人物真是讓我討厭不起來),假小子德曼的沖勁,帥氣的小庾信,都讓我對后面的劇情充滿好奇。整個劇看下來,最愛的片段不是誰與誰的愛情,而是每次德曼與美室的交談!就像是老師在教學生,學生反問老師,使老師也有所悟的感覺。如果沒有美室,也就沒有最后的德曼,她兩之間
看了一段時間了,寫點小感。介于這是部MBS重金打造的月火劇,想來要播個大半年,也不知道以后會如何,暫且記錄一筆。
善德最精良的制作應該是戰(zhàn)爭戲。10集前后的戰(zhàn)爭篇相當出彩,可以說是我看過的電視連續(xù)劇里面制作的最引人入勝的。銜接緊湊、真實、有氣場又不顯得《英雄》那般浮夸無意義。幾場戰(zhàn)爭戲看的出善德出色的制作班底和編劇的功力,也使我在漫長的伏筆和前奏后感覺眼前一亮,堅定了追劇的決心。
目前看到了23.24集。差不多到了善德的一個轉折點,也到了男女主感情大爆發(fā)的當口。感覺有一股濃濃的大長今的味道。出自于同一個編劇之手,所以大長今的感覺揮散不去。
在德曼身邊為之拋棄國家家庭前途和國婚、執(zhí)著甚至幾近于固執(zhí)地保護她的庾信,頗有幾分閔大人的感覺;當初這位仁兄也是放著位高權重的職位苦苦執(zhí)著于解救不斷遭人陷害的長今,使女主最終回到自己的身邊。與閔大人迂回曲折的苦心不同的是,心思細膩卻看起來像跟木頭的庾信是個軸孩子,在公主大人面前早早地表明心跡,要追隨德曼。而天明公主這個悲情角色則可以和崔尚宮對應起來。在宮中堅定地站…
“善德女王”是由我選擇的,我的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7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