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感覺很幽默很輕松,追求的也是一種簡單的童真。雖然主題有些簡單,但藝術形式卻一點都不簡單。用一個籃球教練將一群人的少年與中年連接起來,同時這群中年人還有跟曾經(jīng)年紀一般的孩子。
一切都在對比之中,無論是一個人年幼和成熟的生活的對比,還是兩個不同時代的童年生活的對比,還是每個少年時的朋友成年后生活的對比,當然最重要的前后的追求的對比,這是在一個短暫的時間段發(fā)生的,便于敘述。
這部片可謂是老少皆宜,因為對于少,我們會思考我們的青春是否還配叫 青春;對于老,他們會思考他們的事業(yè)和生活是否一直在妥協(xié)中發(fā)展,他們的年少的夢想還記得嗎,又在哪里呢……
各路明星多的讓我目不暇接啊。美國的各種搞笑手法、橋段都能在這個片子里找到,高級黑和低俗黃穿插其中,你笑了嗎?我在應該笑的每一個地方都笑了。美國電影的包袱都很明顯,所以,在熟悉了他們慣用的伎倆之后,結(jié)果只有兩個:笑或者“不以為笑”。我懷疑這部片子是那些過氣的大牌們重聚的大趴,類似于自己掏錢娛樂自己那種,尤其是奧尼爾在影片中頻頻亮相,不同于驚聲尖笑4里的客串,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位體育明星的表演和音樂舞蹈技能大加贊賞,退役之后去專職演戲吧,只要有足夠大的鏡頭和足夠高的搭檔。
叫他們老人,確實有些“抬舉”這群三四十歲正當人生壯年的人。不過片中這些小輩兒們相比,他們確實老了;況且,和“懷舊”“感懷”這些詞語相聯(lián)系的主題不常常就是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么?
他們確實老了。胖子在水上蕩秋千的時候已經(jīng)不敢放手跳入湖里了;Hollywood投籃已經(jīng)沒有那么準了(盡管他聲稱這是出于教化小孩兒的目的==);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些孩子已經(jīng)出落成大人了。
片子講的故事蠻簡單的,五個老人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后再次相見,他們攜家?guī)Э谝淮笕喝藖淼剿麄冃r候常聚會的一個湖濱之宅,在這個地方度過了一個最親近自然的Holiday,在這個地方發(fā)生了blabla很多事。
片子確實蠻輕松的也很有誠意,不過也就算一部比較一般的美國的周末電影(聽說五個主演比較大牌?除了此點都沒有太多出眾之處),適合全家人周末一塊兒去電影院kill time,但我還是給到了五星,給的是對這種“感懷”題材電影的表達方式。
看完后,一個問題突然浮出腦海:電影的高潮或者說戲劇沖突在哪兒?之后便是一種恐懼感,“你何…
超級爛片, 俺對爛片的抵御力算是夠強了, 很多片沒啥邏輯,情節(jié)老套,但至少能讓你打發(fā)掉1,2個小時, 但是這個片子讓你覺得愧疚,白白浪費了大好光陰。
實在想不通居然有人會去電影院花錢看這個片子, 更郁悶的是我是其中之一。 整個片子不知所云,拼命擠牙膏也擠不出什么像樣的笑料。
總結(jié)一下:
整個片子就是講5個童年在一起打球的伙伴又因為老教練去世聚到了一起,5個家庭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
無聊之極的電影,除非你是這5個家伙的鐵桿影迷,否則放棄吧
12歲只有一次,人總是要長大的,童年的快樂也會隨著長大而飄走,僅僅停留在記憶的某個角落。
這玩世不恭的五個人,各自帶著一大家子,30年后故地重游,快樂是否依舊呢?很顯然,玩笑亂開、不時打鬧,還是老頑童本色。但是歡鬧背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問題一堆,有妻管嚴的、有破產(chǎn)的、也有頭疼小孩的、更有多次失敗婚姻的。
現(xiàn)在的我們,早已習慣城市的節(jié)奏,鋼筋水泥下的利益面孔,把生存空間一再地擠壓。孩子們的成長環(huán)境,也是被電腦、游戲機、網(wǎng)絡所圍繞,童年的樂趣是什么?估計只剩下玩游戲了吧,一旦真的到了戶外,最簡單的小游戲都不會。比如影片中漂個石頭、蕩個秋千,甚至于互相間小小的惡作劇,哎,只留下一聲嘆息。
想想自己小時候,下了課、放了學,和小伙伴們玩的東西可多啦,打彈子、跳房子、香煙牌、粘紙啥的?;仡^看看現(xiàn)在身邊的孩子,白天上課,放學后補習,周末提高班、興趣班,沒得空閑,比成人還忙碌。玩這個字,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連玩的時間都沒有,好容易空了點做什么?補覺嘍!
影片其實沒有太大意義,就是來喚醒大家對于童年的記憶…
《長大成人1》——現(xiàn)代網(wǎng)絡生活的反思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7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