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筆者影迷資歷尚淺時,就留意到一個現(xiàn)象,很多頂級大片,都可以在娛樂要素上拆解成不同題材的小片。對此,《火星上的最后時日》提供了一個鮮活的例子,它無時無刻不使我想起去年的《普羅米修斯》。主線——行走異星的科考先鋒,有男有女分工明確,性格迥異,暗伏矛盾;視覺印象——風沙彌漫而視線不佳的荒原上,矗立著幾座基地,勘探車穿行期間,隊員大多身穿宇航服示人;情節(jié)——來歷不明的異種生命感染人體,演變出瘋狂的追趕和絕望的廝殺。
不同的是,《火星》中作為主要矛盾的變異人屠殺,在《普羅》中只占據(jù)一小段,后者的洞穴探險,飛船逃生,第三類接觸,尋訪遠古文明,變種DNA怪物,以及大企業(yè)陰謀等等元素,都可以發(fā)展出各自獨立的次一級作品。這也是除了制作成本之外,區(qū)分一線大片和B級片重要指標:大制作娛樂元素豐富,以同時取悅不同喜好的觀眾,而B級片只突出其中一兩個,面向的是一小撮死忠影迷。
這也是恐怖片(即使是那些傳世經(jīng)典)很少是“大片”的原因,次時代膾炙人口的恐怖佳作(比如溫子仁作品)更是標準的B級大賞,甚至毫無掩飾成…
暈,我必須吐槽下《火星的最后日子》,有喜歡僵尸的朋友,可能高興了,這部低成本科幻影片居然尼瑪是去火星鬧僵尸!我驚呆了,尼瑪原來火星的土著民是一伙子治病的危險的細菌。有個科學家起了私心,發(fā)現(xiàn)了,想搶頭功,結果尼瑪被感染了。。。擱咱們笨尋思:一火星菌,它肯定是喜水?。」烙嬤@個小成本也沒有錢雇傭美國化妝大師。。。
妝發(fā)揮空間應該很大才對,首先尸體應該極度缺水才對啊,弄成干尸樣,妝容才更科學些啊,其次,這些個感染僵尸,尼瑪有智商,這個就碉堡了!到底是火星的玩應兒,比地球的東西先進,關鍵是它有智商還不說,還特別的地方保護主義,霍,滿火星的抓這幾個幸存者啊!看到這里,我就迷惑了,這細菌到底是精還是傻?。磕f您老火星上沉靜了無數(shù)年了,好不容易來了這么幾個挨千刀的缺貨
弄死干什么啊,麻利的寄生啊
喝血啊喝水啊喝液體啊
壯大啊
但是讓我言宅異了,這些個菌果然沒有腦子,也不吃尸體也不喝尸體,敢情就是為了解恨,弄死完事然后那就進入了這種星球探險片的必經(jīng)套路:幾個幸存者彰顯人類的普遍弱點,開始猜疑對方啊,弄死對方啊…
又是一部令人無可奈何的電影,讓我說你什么好呢?
說它是爛片吧?似乎有些苛刻,從制作和演員的表演上都看不出任何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說它是好片吧?顯然又差了十萬八千里,既無趣、且無腦、槽點甚多,從創(chuàng)意到劇情沒有一絲半毫的亮點。
縱觀整部電影,編導的最大失策或者說敗筆便是自始至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定位和立意,以至于讓觀眾看得也一頭霧水。首先,把類似「僵尸」的概念引入科幻片,俗是俗了點,但也未嘗不可,然而問題是導演使用的風格以及多處鏡頭語言又分明是偏「文藝」的節(jié)奏;其次,既然要弄「文藝」,就應該要有點「文藝」的腔調(diào),近年來走「文藝」路線的科幻片其實并不少,比如《宿主》、《遺落戰(zhàn)境》等等,前者突出了個體意志,后者則蘊含著環(huán)保的理念,都有著不錯的立意和主旨,可反觀《在火星上最后的日子》,說來說去也不知道編導究竟要表達什么,難道是科研工作者們的苦逼?更使人倍覺可笑的是,這個故事跟火星有個毛關系?從哪里能看出非火星不可呢?許多火星獨有的特點都沒有利用到,著實叫人吐槽無力。
看來比起夫人娜奧米·沃茲,列維·施瑞…
1、首先是個太空片,然后是個僵尸片 這兩個題材放一起的真的已經(jīng)很爛了。
2、里面有好多圣母和豬一樣的隊友 就一個叫kim的 是帶了腦袋去的,kim挺理智的 所以她做了神馬都有人在旁邊說 不要啊 他雖然死了 但是不要綁他啊。。。。。。第一個死得人是掉天坑里了,后面來的隊友就問沒死得那個 你怎么不跳下去就他。。。。。。于是自己下去了 也死了
3、很多莫名其妙的伏筆,大家各種性格不合 你以為后面會有對應的地方 。。。必須沒有啊
男主有各種小幻覺,你以為后面會給你解釋。。。必須沒有啊
4、還有不少評論說跟《普羅米修斯》差不多,真的差遠啦,跟這部戲一比《普羅米修斯》就是史詩巨片了,畢竟人家后來還給你一個期望,畢竟還有點莫名其妙的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小趕腳,畢竟你還有個詭異的外星人可以看看 猜一猜, 這部片里的外星人就是細菌好嗎。
5、你以為我還能接著吐別的槽嗎。。。。。必須沒有啊 這部戲一共就這么點內(nèi)容,沒伏筆沒引申沒猜想沒留白。。。。。。
6、神秘博士 n年前就出過一集 跟這個內(nèi)容基本差不多的,還相對要積極向上一點 貌似叫《…
《火星上的最后時日》弱智導演搞砸了有搞頭的劇本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7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