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話說在前頭,可能編劇本意并沒有抹黑東北,夸贊上海,但是楊一杉這個上海角色的每一次“愛干凈、精致、溫柔”總要加一個東北的對比,我很難不覺得在地域歧視,男主他們宿舍還有一個黑龍江人,他的這種角色定位就是海王,還是那種黑老大的感覺,在宿舍里面動不動就跟人動手,脾氣很沖,以前那么多演大學里面有東北舍友的電視劇,沒見過拍這種人設,比起更多的“新”,更給人一種東北人就是這種黑幫氣質(zhì)的感覺(具體有辯駁的看看評論區(qū)二樓的回復)。當然,女主爸爸也是東北人,他就是熱心的另一種東北角色了
首先劇名以及封面是很具欺騙性的,80%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著兩個社團的發(fā)展,而不是談戀愛。
本以為是類似《致我們——》系列三部曲的大學校園愛情劇,實際上完全不是一個類型,男女主將近結局才在一起,全劇0吻戲。
還有地域黑,編劇眼中的東北人就這素質(zhì)?就這第一集勸退了多少人……
整體風格輕松下飯是做到了,但相對于上面2點來說,實在加不了分,瑕不掩黑。
翻了翻短評區(qū),好像大家都覺得這部劇是在地域黑……
我覺得更多的是算“刻板印象”,并非地域黑。
澡堂子、亂燉、大大咧咧的的確確就是東北甚至是整個北方的文化符號。主創(chuàng)團隊想做的應該是把這些文化符號放大,突出男主作為一個南方人在這種文化沖擊下的反差感。
放大這種文化沖突本身沒什么錯,畢竟這是一部電視劇,不是一部紀錄片,雖然創(chuàng)作者理應盡可能的多元的顯示且還原真實情況,但不代表這種對比手法不能用。
所以,我覺得主創(chuàng)團隊的確在這方面處理的不夠聰明,但是也罪不至死。
說實話,這部劇的確不需要費腦哈哈哈哈哈,跟著笑就完事兒了~
先說說CP感吧!敖子逸本身就是十幾二十歲吧,身上的少年感是有的,那種怯怯的感覺還挺符合角色。黃燦燦也演出了大學生和學姐的那個勁,活潑愛笑算是討喜。忘了在哪看的片段,倆人雪景里打鬧,純戀那種CP感還挺上頭的。
開篇一上來,楊一杉就“羊入狼口”,被大澡堂子的師傅搓前身擦后背簡直要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給孩子皮都擦紅了!
之后社團招新,楊一杉瞬間變搶手,多多和魯學長對壘搶人也是夠可以的。還有還有
多多一杉兩個人你來我往互相幫助,一點點變得熟悉,離不開彼此,感情這不就來了嘛,24集最后成了五六對,但并沒有加戲水劇情,觀感很舒服,不太好的點主要是沒怎么感覺到東北和上海的文化碰撞,這個點有點噱頭了。
一次性看到結局,像是圍觀了一群可愛學生的校園故事。沒什么壞心眼的的同學們,風風火火的女主角,完美但并不高高在上的男主角,一群人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平?;ハ鄮椭?,吵架很快和好,兩個社團一點點變好,充滿了小小的幸??鞓罚芟矚g這種感覺。
儂好,我的東北女友:平淡無味!沖著這劇不注水的痛快勁兒,我來碎碎念一下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