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第一期,那些咋咋呼呼動不動就吃驚,驚呼好厲害,衣服好漂亮,好高等的練習生最終都不會出道吧?都還很小,應該先做一個穩(wěn)重有內涵或者青青陽光不做作真實的少年,然后有外貌,有才藝的加持再成為一個受人喜歡的偶像。優(yōu)酷的剪輯照樣很作,到了月華居然留個懸念到下期???就只會靠這些吊人胃口嗎?還有有些修音嚴重,不論好壞,1?都不少,2?是給那些個別有實力又努力有偶像自覺但缺少契機的人的。
后來看了第二期,第三期雖然覺得有些選手無力吐槽,但覺得節(jié)奏還不錯,奶茶出來爭班長
我不知道我為什么并且靠什么熬夜看完了以團之名這個??的節(jié)目,可能單純沒睡意吧,所以就寫寫相關感受好了。想到什么說什么吧。
——————吐槽模式分割線———————
首先,是沒有修音嗎?求真實不反對,但你確定ikon粉絲不會殺過來?比楊超越還車禍現場的表演有比賽意義嗎?我寧愿選擇修音版。請來的老師:Selina,ok。Tia,ok。何展成,ok。犀利fei姐,ok。黃教主怎么回事?心理輔導師?還有四個戲劇學校的導師并不專業(yè)的評價。商業(yè)互吹不要太明顯哦~還有評級的門檻是鬧著玩的嗎?舞臺設計還行
經歷了與王思聰撕逼、楊偉東事件、節(jié)目差點停錄,《以團之名》終于播了。但我覺得還不如不播。
這檔命運多舛的綜藝,據說賽制有參考韓國的一檔組合生存賽綜藝《少年24》,以培養(yǎng)實力派偶像歌手為目的,成員通過團戰(zhàn)的形式參賽,最終選拔出的少年團體獲得獎金支援以及專屬場館演出。
《以團之名》也是由隊長帶領不同特色組合的團隊戰(zhàn),“一起拼,更發(fā)光”的slogan聽起來就很燃。但首集從新生報道到全體集結在演播廳,《以團之名》就用了將近半個小時
舞臺剪輯真的垃圾。能不能尊重下選手,表演的時候不要過多地剪輯其他選手及導師的鏡頭。動不動拉遠景,畫面都糊了知不知道,還是舞臺太爛要靠拉遠景掩飾。在別人表演的時候能不能尊重下舞臺,有些選手在觀看別人表演的時候的表情管理真的很不行,就算裝也裝一下嘛。某戲多練習生別裝小白花了行不行。真的惡心。
舞臺剪輯真的垃圾。能不能尊重下選手,表演的時候不要過多地剪輯其他選手及導師的鏡頭。動不動拉遠景,畫面都糊了知不知道,還是舞臺太爛要靠拉遠景掩飾。在別人表演的時候能不能尊重下舞臺
每當聽到一群人叫囂著華流崛起時,我就羞愧想要遮住自己的眼睛妄想別人能夠看不見我。
記得上次看一虎一席談時談時,內容是談國內娛樂文化,連線采訪了一個韓國s娛樂投資公司負責人時,他說起國內曾經有一部電影找他投資,告訴他投資費用要用70%來請流量明星,其他30%用來制作和其他等等所有的費用,他不敢相信,最后他果斷拒絕了。他說在韓國無論是影視還是綜藝都創(chuàng)作者、編劇和導演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享有大部分的剪輯權。明星不就是他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嗎?
《以團之名》美女好找?guī)浉珉y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3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