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看到這部片子的英文名《Stranger Than Paradise》時,感覺“天堂異客”這樣的翻法似乎有些不妥,不過倒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部片子,光是標題,就讓我們感到了一股令人窒息的隔離,寂寞,惆悵的情懷,而這種氣息始終貫穿著整部片子,充斥著每一個零碎的鏡頭。
首先,這部片子最與眾不同的,也是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各個鏡頭之間的連接方式。他幾乎完全舍棄了普通的剪接手法,或者說,根本就無視蒙太奇的原則。賈木許在每兩個鏡頭之間都只是加上了數(shù)秒的黑屏,以此來連接前后的場景。這樣一來,本來蒙太奇所注重的鏡頭之間的意義啊,關(guān)聯(lián)啊,隱喻啊什么的幾乎都被徹底瓦解了,數(shù)秒的黑屏(抑或可以說是留白),切斷了前后場景的連續(xù)性。
然而,這樣看起來似乎是很拙劣的,根本沒有任何技巧的連接方式,卻產(chǎn)生了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雖然這樣造成了銀幕上短暫的時空上的斷裂,但同時也造成了一種布萊希特所謂的“間離效果”,當然,這里的間離效果與布萊希特的原意是有出入的。賈木許并不是為了讓觀眾與屏幕產(chǎn)生距離,以達到可以客觀思考的目的
Eva就是這樣提著一個小箱子和大紙袋伴著歇斯底里的背景音樂走入了我的視野,穿著我最愛的一身黑。
威利接到姨媽的電話,得知素未蒙面的表妹Eva會在自己家里借住十天,反應(yīng)十分不情愿。
在這十天里,我看不明白Eva為何會來到這里,大多數(shù)時間她都在坐著或站著抽煙。無聊的人不只Eva,威利同樣如此,他以吃電視餐,穿美國流行的衣服把自己判定為“美國人”,和好友艾迪以賭為生。三位主人公的煙、賭是我最討厭的生活添加劑,但是他們的茫然和孤獨卻是幾乎所有人都擁有的一種狀態(tài)。
This movie does not present as exaggerated images, or have characters of great personality, even doesn’t have dramatic plot to attract the audience. It cost $100,000 only, but it is not a crudely made film. Black and white film, less use of moving lens, no gorgeous scene, these aspects save costs, furthermore, it formed a unique visual style and ideographic method, and unified with the theme from director.
Colors bring passion, hope, and complex emotions, while a black and white tone is quite right for the living state of the characters, and shows invariably emotions. Color and space reveal is significant in character creation.
2022.11.26
接觸賈木許的第一部片子
就如Eddie的感慨一樣,原來以為走出了原來的生活就可以擺脫一切,其實什么都沒有變。有《東邪西毒》的主題
——
其中有一個willie和艾迪一起開車去克利夫蘭的鏡頭:Willie駐著腦袋,倚著車窗,車窗外劃過工業(yè)城市——冒煙的煙囪,方方正正的工廠——舒緩靈動的古典響起,拉美風格。王家衛(wèi)在《春光乍泄》用過。
——王家衛(wèi)絕對看過學過這部片子——
{以下與標題無關(guān)}
當夢想中說走就走的旅行,真正發(fā)生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還是充滿了生活的瑣碎,以及不是事事順心如意
【天堂陌影】電影沒下映就跟報紙說“拍砸了”的導演是如何煉成的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3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