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今天我休息》一起看,終于明白了一些,革命是對人的改造。如果不塑造一種“新人”的話是不行的。當然造就“新人”的過程可能是痛苦的,不可能都像電影里那樣靠戲劇性還緩解人的內在沖突。幾個標語很有意思,可以看出來工業(yè)支援農業(yè)的意思在,“以農業(yè)為基”,“建設新農村”,“生產性勞動和服務性勞動都是社會主義勞動的組成部分”。雷鋒這個偶像,在這種社會主義改造的語境下看才有意義。也是因為繼50年代主要宣傳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偉大成就的電影后,當時的各種宣傳,都是要突出工農聯盟和工農一家的
影片僅僅用一個“小小”服務員的故事,就串聯、凝聚了社會中廣泛存在的各種職業(yè)以及可見與不可見的各個階層,最終把工人階級形塑為一個廣灑階級情誼、一心只“為人民服務”的利他共同體。
凌晨偶爾看到這部片,沒留神看完了,寫點啥吧。
作為1960年代初期“學雷鋒”風潮影響下的作品,本片旗幟鮮明,甚至可以說是建立(或者說是彰顯)了一種工人階級的”新道德”。
影片講述了一名對自身工作的服務性質不太滿意,因屢屢怠慢,甚至嗆聲、羞辱客人而收獲無數差評的飯館服務員
小楊的師父有我見過的最高貴的靈魂。
曾經在一個很擁擠的地方吃生煎包,一長條的桌子對著玻璃墻,再有一條狹長的空間,就是挖空的自動扶梯貫通的空間。清潔工就在那條狹長的空間里側著身體在人們吃飯的間隙清掃桌上的垃圾。那個小吃點人總是很多,因為很多人排隊買生煎包,座位又很少,我和媽媽等得很不耐煩,明明是冬天,商場里空調開的很熱,再加上食物的熱氣和人的擁擠,感覺又悶熱又煩。終于我們等的那桌吃完了,媽媽對忙不過來的清潔工說:“把這里清一下好嗎?”那個清潔工阿姨是個中年婦人,頭發(fā)盤在那種有個蝴蝶結的網兜里,穿著米黃色的制服。她不緊不慢的說:“好的。等一歇哦。”然后把手里的一次性杯子扔進那個巨大的黑色垃圾袋,將浸滿了湯汁的紙盒收起來,把一次性筷子和調羹放到紙質的湯碗里,一起扔進垃圾袋,再用手上的抹布把桌子擦干凈兩遍,然后去其他地方。她面目從容,帶著很淡的微笑。我很受觸動。那么臟亂繁忙的時候,她仍然那么從容,不卑不亢,還那么細心。這個女人,多么美麗啊。
現在許多店家的服務員都是年輕人,打扮青春靚麗
60年代典型的服務行業(yè)的喜劇電影。當時的社會風氣就是人人爭為他人服務,講團結,拼奉獻,每個人都是“一團火”。 人們只有職業(yè)分工的不同,而沒有地位上的貴賤。
本片根據蘇州市滑稽劇團同名滑稽戲改編。 故事發(fā)生在一家名叫“得月樓”的飯館里。青年服務員楊友生自認年輕有為,不屑于做這種“伺候人”的工作。因此工作時吊兒郎當,馬馬虎虎。有時甚至出口傷人,竟罵一位年輕女顧客是“蔥油餅臉”。從事服務性行業(yè)的人,對人和藹、說話和氣、笑臉相迎、笑臉相送,這當然會受到顧客的歡迎,可楊友生奇形怪狀的笑容和一連串的嘿嘿聲卻把顧客都給嚇跑了。。[笑cry]
以輕喜劇的形式反映平凡的社會生活,是當時影劇界一種經常出現的現象。影片生活氣息和喜劇效果濃烈,所倡導的社會主義社會人際關系和新的風尚,均在“笑”的藝術中得到體現。
精益的喜劇片 “第八旅社對門兒有電影院,今天上演是《滿意不滿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2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