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沒有沖突我也要給你制造沖突,甚至要給你制造現(xiàn)實中難以發(fā)生的沖突——這估計就是《救贖之路》制造沖突的理念。
一個父親的兒子被一輛車給撞死,肇事司機逃跑了,但警察不盡心,憤怒的父親只有自己調(diào)查,自己找律師,但卻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己找的那個律師居然就是撞死自己兒子的那個兇手。
這樣情節(jié)設(shè)置就是一種為沖突埋下伏筆的設(shè)置,然而導演沒有給觀眾留下了太多的懸念,一開始就亮出了這張底牌,因此我們所關(guān)心的不是這個案件的開始和結(jié)束,而是被影片中那兩個男人所吸引,同時也期待著那個父親知道答案的那一刻的爆發(fā)。
失去兒子的男人終日傷心憤怒,而“兇手”卻也因為自責而變得惶惶不可終日,在兩者間一個很有意思的角色——“警察”——對前者不作為,而對后者唯一的一次“自首”也不重視,“警察”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將這兩個同樣痛苦的男人拋棄,也造成了最終將他們推向沖突的最前端?!@個社會沒有幫助這兩個男人完成自己的救贖。
兩個男人的痛苦都是源自于對自己兒子的愛,一個是喪子之痛
【救贖之路】我們需要愛更需要寬恕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2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