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一部荒誕的喜劇片,骨子里卻是宣揚自由精神的電影。Van在大學里待了7年不畢業(yè),老師們都討厭他,父親也不再愿意為他支付學費,女朋友也沒有一個(雖然這一點沒有太明顯的表達,但是事實,不然就本片中的女主角就成了第三者了),不過也并不是一事無成,憑借自己的熱心,得到了廣大同學們的喜愛。
天堂里的生活總是那么短暫,突然間,被斷絕了經(jīng)濟來源,因此Van不得不靠被別人策劃聚會籌集學費,同時因為魅力太強吸引了學生會主席的女友,被陷害,從而要為畢業(yè)而努力了。
中文名翻譯的比較爛,但是這部電影還是不要帶著色迷迷的眼神看了,他其實是通過Van的生活告訴我們,生活的方式是我們自己選擇的,跟隨自己的心,作想作的事吧。學業(yè)修成就差不多25了,50歲以后想玩也玩不動了,所以要好好珍惜中間這25年。
像影片中Van那樣的人才(沒錯,的確是人才),我相信他畢業(yè)之后也不愁生計的,至少可以籌資搞一家策劃公司嘛,他是這方面的天才。反觀我們的大學生,“綜合素質”似乎要差很多了,不過翹課和游戲的技術都是一流的。
其實在片尾我還有一個疑問
當然,很膚淺的看,一個老留級生,在學校過著如魚得水的生活。
豐富而又無憂無慮的校園生活,舞會還有美女。
真不敢想象沒有這些為賣點是不是會有人看完片子,并且可以去 聽男主角看上去輕松的但是有包含很多道理的臺詞。
而那些是他哲學,又會因為大家過于專注于片中美女和性感的鏡頭而忽視掉。
看這個片子已經(jīng)超過5年了,第一次看的時候震驚的當然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見怪不怪的那些畫面。但是在看過無數(shù)遍之后,還是覺得這個片子比其它片子更有意義,作品有意無意的想向大家展示的這個人物身上的魅力以及他背后的故事和人生哲學,它遠比他片子本身更加的讓人感動。
要是五年前寫,或許那個時候寫,會更好些,今天我已經(jīng)又有好幾年沒有看到它了。自己忘記不少。不過現(xiàn)在讓我看我還是能看下去的。
片子拍攝是在2002年,那段時間的人們,聽說了無數(shù)校園高材生創(chuàng)業(yè),然后輟學,然后跑去賺大錢的傳奇。大家已經(jīng)看到了很多類似的故事。即使普通人也無一不是希望能早早畢業(yè)去開始自己的人生。這個人,他卻留在學校。他整天忙碌的是為了別人,挽救跳水隊,鼓勵籃球隊,開舞會
在看到了標題所寫的這句話的一個星期后,我看了這部電影。
那天筆記本電腦進水在修,考完概率后我跑去了學校對面的網(wǎng)吧,上wow擼了h懸垂的前三個boss,忽然覺得一陣胸悶,就推說自己有事下線了。
習慣性地打開b站點開很少去的影視區(qū),看到了被頂?shù)阶罡叩倪@部電影,就點開來看。
我顯然是無法帶入Van Wilder的,身為死宅的我簡直是party animal的對立面;但我也無法帶入那個印度佬,我沒他那么饑渴對愛情也沒那么向往,要不是做過和女生約會的春夢我都懷疑自己是個基佬;同樣無法帶入學霸兄弟會的那幫nerd或者醫(yī)學院的反派男,我不僅是個學渣而且還是個對學生會不感興趣的學渣。
在上帝視角下我看著Van Wilder開party、把妹、整人、爆發(fā)小宇宙最后畢業(yè)抱得美人歸,出人意料的是一直到結尾都沒有人刷現(xiàn)充爆炸去死之類的彈幕。我想或許是因為Van Wilder他的確不是個現(xiàn)充;誠然他智商高超逢考必過魅力拔群,但整部片子看下來他真正感興趣的恐怕只是party。7年大學的組織經(jīng)驗使Van Wilder成為了能夠讓任何人享受party的達人,但他也靠party來逃避現(xiàn)實。某種意義上
最喜歡的電影系列,沒有之一。雖然是校園性喜劇,但是其中透露出許多對制度和教育的思考。大學生確實應該有獨立的人格和特立獨行的個性。充實好于虛無,熱烈好過平凡,范身上的閃光點應該被大眾所看到,為輕生的同學拖延營救時間,照顧小病不斷地病秧子,為校園里的不合群學霸找到女朋友……風趣庸俗只是他的風格,放蕩不羈是他的氣質,如果我的校園里有范一樣的人,我一定會努力做他的印度助理,哈哈哈,這是題外話。
再審視一下此時的中國高校校園里,滿滿的就業(yè)壓力,虛無主義和虛無的享樂主義以及精致的利己主義橫行,校園里缺少的是同學間的溝通和關懷,總是以一些看似重要的標準將原本平等的學生劃分成帶著標簽的群體,我們缺少法律的意識和民主的自由。
看著教授因范搶占了自己的停車位而氣急敗壞的樣子心里好爽,心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在食堂里吃早餐的時候偶遇院長或者校長那么我一定是再做夢。
校領導們每天都在忙什么呢?話說回來,范能解決的問題,校領導應該是解決不了。
有沒人覺得范先生長的跟小布什頗為神似?。?br>TAJ這個憨角來襯托范,實在是很神來之筆,跟辣妹共枕,居然能把印度神油抹到自己身上,還燒起來,引發(fā)火災,真是太能搞了。
最最最最厲害的橋段是,熱狗那段。
我靠,巴爾扎克的精液也弄得太逼真了吧,道具大人我要寫個“伏”字給你。真難為那幫配角們吃的下去。
那段把我看得都快嘔死了?,F(xiàn)在想起來還一陣陣惡心。
自然經(jīng)典的屎尿屁也不能放過。
醫(yī)學院大奸角,到最后吃了瀉藥,那一番表情,真是太生動了,跟達叔有一拼。最后搶上一步,坐在字紙簍里決堤而至瀉洪千里的場面也的確巍巍壯觀啊.......特別是那句可憐的我流血了,實在笑暈過去了。
當然跟所有的校園片一樣,最后贏得美人歸,皆大歡喜。比較老套。
不過小范戲里戲外都還是很得人緣的長相。
第2集趁熱跟蹤了一下,沒第一集好玩。遺憾。
影片的喜劇和惡搞成分自然不必贅述,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評論都有說明,任誰看過了都會在感官上首先得到這個信息。
我這里重復的是很多人都引用過的那句話“never take the life seriously”。當然,背后是美國現(xiàn)代社會中牢固的社會感情基礎,我們從嚴肅的社會學意義上都稱之為“享樂主義”。
可惜,實際情況是,大佬們一邊在批評這種思潮,而年輕的小子輩卻一代一代前仆后繼地奔向這個管道。如同迷宮里的老鼠,自然地選擇那個有香味的路徑。畢竟,沒有幾個人可以有時間和經(jīng)歷甚至有能力去搞懂“我是誰”等三個哲學終極命題。
所以,像主人公一樣在喧囂的社會里,在迷亂的“物欲橫流”年代里,能保持一份做人的誠懇,就是根基。
至于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反思一下吧,為什么總要板著面孔?
我偷偷有個念頭,像van這樣可以自由生活的學校,大家有沖突有鄙視甚至有各種臟臟齷齪的舉動和念頭,但更多的,是有一份做人的基本原則。說是彼此承認也好,說是尊重人權也罷。但最終,他們可以輕松得起來。
有個成語叫“有恃無恐”,在這個電影里
“留級之王”其實不必那么嚴肅地生活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2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