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之巔,萬水之源,這里是世界的第三極。
壯麗巍峨的雪山、大氣磅礴的云海、清澈圣潔的湖水、一望無際的草甸……高原的美景賞心悅目,讓人嘆為觀止、如癡如醉。
但真正打動我的,是高原的人民,是人與人和氣融洽、人與動物和睦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guān)系。
一個女人,收容了一只斷腿的鶴。臨別之際,她流淚了,擔心它吃不慣救助站的食物,拿出一百斤小麥為它送行,還不忘叮囑,“喂它時記得摻點土”。
一戶牧民,家中的羊剛被狼咬死了許多只,但在外出之時,看到一窩狼崽被凍得奄奄一息
這幾年BBC等的紀錄片看的比較多,對國內(nèi)的紀錄片卻一直都不抱太大的信心。講不出緣由,權(quán)當是自己還是比較喜歡看國際視野的東西。奇怪的是,跑到了國外,卻開始看起了國內(nèi)的紀錄片。
某種程度上,《第三極》和《舌尖上的中國》是很像的,有股小火燉湯的和諧感,很香,喝上一口,還能引得淚水直流。就連解說員的聲音都似乎來自同一個人。大概這就是央視。也不是說央視出品,必屬精品,看看每年的春晚就知道了。但央視出品,必和諧,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然而,我承認,我還是深深地愛著這股和諧,因為我感受到了此間的真誠與虔誠。
第一次知道是在電影《輪回》里,藏傳佛教的壇城沙畫。
原來冬天羊兒要吃草,還得到對面的小島。
墨脫,高中地理書上的???,到達的路途竟然如此坎坷。等等,石鍋是這樣做的?好想喝鍋湯——待我回國。
藏藥真的有效?但原理大概和中醫(yī)差不多?其實西藏這樣的空氣和水源,人與自然早已混為一體,健康程度想必比亞健康的城市人民好得多。
不過那彩色小紙片飛到空中,為什么我的第一反應是污染環(huán)境……
看到最后一集時,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一…
**********************************************************
只有善念是最好的陪伴,
有了善念的陪伴,
才不會感到困惑與煩惱。
**********************************************************
—— 淺析紀錄片《第三極 一方熱土》的藝術(shù)特色
導演曾海若把《第三極 一方熱土》這部影片的視點放置到極具象征意味的高原荒漠,運用極富歷史性的敘事策略,透過冷靜又不失含蓄的客觀鏡頭,在抑郁感傷的藏族歌曲的音域中,通過對西藏這個美好的第三階梯的客觀描述,向觀眾展示個體的生存與家族的幸福,人與自然之間的令人驚嘆的平衡,以及在這種極端嚴峻的自然環(huán)境中人類生命的堅韌,和由此鍛 造出的心靈的善良、智慧和友愛。同時完成了對第三極詩意的美好向往。
在紀錄片第三極中
最近才觀看完《第三極》,很留戀,很向往,很安靜。本來是帶著那種觀看一般紀錄片的心情去觀賞的,卻漸漸地被吸引,無法自拔??偸腔乜匆荒荒粡V闊草原,湖泊,沙漠……無言的喜悅,寧靜保留在腦海中。專屬于高原的動物和藏民們和諧的生活著,他們?nèi)跒橐惑w,相互依存,不再孤單,這是世世代代的相傳,是自然的安排,是人類最本真的生活狀態(tài),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人們純樸,善良,勤勞,敬畏自然,虔誠地沿襲著祖先的傳承。在最后一集的花絮中,正如導演所說,本來以為內(nèi)心會感到十分震撼,但在拍攝完所有場景后
“第三極”詩意影像下的生命張力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07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