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在此: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284032/)
兩個牛逼的男人和一個神秘的女人之間的故事,所能引發(fā)的好奇心當量不小。就我個人而言,并不十分熱衷這樣的八卦故事。兩大精神分析巨擘之間的友誼和權力爭奪、男性精神分析師和他們的女病人、男人和他們的性欲、女人和她們的性欲、男人女人和各自心中的異性原型、男人之間的聯(lián)盟、猶太人之間的聯(lián)盟、科學和神秘主義、一個道貌岸然的時代和它的潛意識……這樣的故事太容易讓觀眾在其中迷失他們自己。
也許因為處理的是歷史上眾多極有爭議的細節(jié),我在其中也不太感受得到創(chuàng)作者(原著作者、編劇或者導演)。三個神經質的精神分析師,還有一個更加神秘而且加倍瘋狂的醫(yī)師Otto Gross,創(chuàng)作者們生生是用四平八穩(wěn)的學院派處理方式架住這四位奇葩,使得眾多對話和細節(jié)都可以用心理學教科書里的東西來進行理解和分析,一切都沒有意外,像個中規(guī)中矩的教學片??吹梦夷X子運轉不停,荷爾蒙卻在沉睡。
當然其中也涉及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喜歡上自己的來訪者,如果不是咨詢師職業(yè)生涯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掃描和選擇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展映影片時,一下就圈定了《危險療法》。不為別的,只為佛洛依德和榮格這兩個名字也必須要看——我的大學年代,尼采、叔本華、佛洛依德、榮格是四個最耀眼的名字。當年,他們在大學生中間大熱,囫圇吞棗似懂非懂地讀過他們的不少著作。直到現(xiàn)在,只要有夢,只要第二天早上醒來還記得,都難免按照弗老師的理論胡亂地分析一下自己的“潛意識”。
進電影院之前粗略地看過電影簡介,所以我把它預想成《羅丹的情人》那類,可能是女權或女性電影吧?
看完了,才知道,聯(lián)想很不靠譜。薩賓娜不是卡繆爾,撇開史實僅就故事情節(jié)與藝術形象來說,羅丹把一個天才整成了瘋女,而榮格和他的老師則將一個瘋女“提攜”成一個心理學家。
電影想齊頭并進表現(xiàn)兩條線:一,佛洛依德與榮格從攻守同盟父子師徒走向各表一枝分崩決裂;二,榮格與薩賓娜欲迎還懼糾纏不清的情感糾結。事先張揚和期待的師徒二人對薩賓娜學術成果的剽竊與占用倒是用了顯微鏡也不大看得出來。
這兩條主線哪條單拎出來予以足額足量的表現(xiàn)都會步步驚心
影片的主角都是史上有記錄的心理學家:榮格、弗洛伊德、薩賓娜。就算薩賓娜被流逝的時間半遮半掩了,可是,榮格和弗洛伊德我們總不能說不知道他們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吧?為什么要冠名《危險方法》?難道是心理學家用心理咨詢的方式治療有心理問題的病人,是在用危險方法解決危險?
有道理!
薩賓娜在沒有接受榮格心理分析治療之前的狀況,演員奈特莉用扭曲的身體、扭曲的臉以及憤激的姿態(tài)過度地表達了出來。在布置得如同母親的子宮那般溫暖自在的治療室里,薩賓娜由著自己的性子喃喃自語,榮格以坐在她身后的格局暗示薩賓娜她在一個人的房間里。事實是,薩賓娜和榮格,每隔一天就會以這樣的方式肝膽相照,分析者和被分析者之間的物理距離似乎沒有縮短,但心理距離不可抗拒地越來越趨近,薩賓娜才會對她的心理醫(yī)生說:你用弗洛伊德的理論醫(yī)治我,可我一次性經驗都沒有!
不錯,《危險方法》涉及的三位主要角色,史上都有記載。如果影片毫厘不差地復制彼時他們三位的生活狀貌,一定比我們看到的影片平淡得多。電影為塑造個性色彩光焰四射的人物
【危險方法】2011年,A Dangerous Method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