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最不具確定標準的概念。因為把它細化到形容詞當(dāng)中時,延伸/分支/突破/解構(gòu)/粘合...都是人干出來的趣事。
誠實促使寬宏,那一秒妒火燒心;誠實促使易受誘惑,那一秒不計后果;誠實使欲望被節(jié)制提醒,與天使會面時牽掛塵世。
真正的優(yōu)雅來自于誠實。
3P -- 優(yōu)雅組合,你進得來嗎?你退得出嗎?
瑪琳·黛德麗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天使,更像個女神;不過這不妨礙她變成一眾中年玉男們爭相幻想的對象。
本來只是想輕松一下,給自己一點娛樂。我娛樂的方式除了看偵探小說以外,看黑白喜劇老片也是一大快事。也許我是個生錯時代的人,我始終認為黑白片時代的那些女星們,從瓊·哈羅到我最愛的格麗泰·嘉寶,到格雷絲·凱利,每個都是真正的美女,優(yōu)雅,精致。當(dāng)然奧黛麗·赫本除外,我始終不覺得她美,頂多是有點可愛,美女們都有種獨一無二的放松感,她卻始終是一幅過于緊張的樣子。
話說回來,這部《Angel》竟然是我第一次看瑪琳·黛德麗的電影,這位德國電影大師馮斯登堡的繆斯長得十分有現(xiàn)代感,穿西裝和褲裝的時候有種獨特的性感與優(yōu)雅,非常耐看。掃了一眼劇情簡介,無非是兩男一女的癡纏誤會,情節(jié)簡單人物稀少,我覺得它完美的適合我作為晚間娛樂。
結(jié)果沒想到,竟然在放松之余欣賞到一位大家風(fēng)范的導(dǎo)演鏡頭調(diào)度。開場的長鏡頭便已先聲奪人,讓人眼前一亮,不同的窗戶看出去,大公爵夫人花蝴蝶般串起了這個高難度鏡頭里的每一個小故事。另外一個值得稱…
故事講述一位富裕家庭的妻子(瑪琳·黛德麗)不滿于丈夫(赫伯特·馬歇爾)全心投入工作而受到冷落了,偷偷飛往巴黎放松紓解煩躁心情。在舊友某公爵夫人家中,她碰巧遭遇當(dāng)時也在造訪的風(fēng)流倜儻的梅爾文·道格拉斯。雙方似乎是一見傾心并共進浪漫晚餐??呻S后,黛德麗中止了這段短暫戀情,沒留下姓名就舍棄失意的情人匆匆返家。數(shù)月后,某社交酒會上,道格拉斯首先認出了馬歇爾是自己很多年前的戰(zhàn)友。兩人回憶往事不甚感慨。馬歇爾熱情邀約老友到家中做客,一系列戲劇性高潮就此展開……
本片屬于劉別謙最喜歡的三角戀情的題材。當(dāng)時放映后的反響卻一般。而即使是在近些年劉別謙本人被重新評估和高度推崇的局面下,這一情況似乎依然沒有改觀。是故事本的老套陳舊拖累整部影片的感染力?或者是瑪琳·黛德麗的氣質(zhì)個性與“天使”稱號有些許差距而不能為觀眾所接受?或許這些因素都存在吧。不過本人倒是看的津津有味。因為在所看過的劉別謙電影里,《天使》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了“劉別謙的觸動(The Lubitsch Touch)”!
那么,什么是“劉別謙的觸動”?對此沒有一個權(quán)威…
是不是具備劉別謙觸動的電影就是典型的劉別謙電影?我以為不可。
劉別謙觸動并非劉別謙所獨有,其他人也常有,所以單一以觸動來判斷劉別謙電影的好壞,是不完整的。
天使這部戲,有明顯的觸動,但它不是一部典型的劉別謙電影,原因的關(guān)鍵在于結(jié)構(gòu)。這不是一部莎士比亞式情節(jié)劇,也很難談得上是一部喜劇,它沒有明顯的莎翁戲常見的圣經(jīng)結(jié)構(gòu):犯罪—受難—懺悔—救贖,在劉別謙喜劇中,最后一個段落往往是最重要的。但是在這部戲里,我們發(fā)現(xiàn)救贖的對象不明確,是Herbert Marshall拯救自己的婚姻,還是Melvyn Douglas拯救自己的愛情,最后讓Angel自己選擇跟哪個男人走,這與傳統(tǒng)的救贖方式是不同的,所以結(jié)局并不具有喜劇感,雖然最后那個無聲的鏡頭極具劉別謙的巧妙。
對于結(jié)尾,我的解釋有兩個部分,一個方面是,劉別謙是一個內(nèi)心嚴肅的喜劇導(dǎo)演,他始終認為,婚姻是最好的選擇,有情人應(yīng)該終成眷屬。這與他的種族信仰有關(guān),在研究劉別謙的時候,我們必須記得,他是一個意第緒猶太人,意第緒決定了他的靈活,猶太人決定了他的堅持。所以劉別謙具有典型的猶太人矛…
【天使】非典型性劉別謙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0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