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電影是因為課程的要求,剛好是與公共事業(yè)有關,老師便在學期末讓我們觀看這部電影并談談自身的感受。
這部電影由九個小故事組成,第一個故事講述了貧困地區(qū)孩子渴望看電影并自制電影播放器;第二個故事講述被拐賣的乞討孩子得到電影院經理和工作人員的幫助,最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第三個故事講述了聾啞兒童的音樂夢想;第四個故事講述了智力存在問題的孩子通過專業(yè)的培訓走上了服務社會的崗位;第五個故事講述的是盲人兒童畫畫夢;第六個故事講述了讀寫困難兒童的困惑;第七個故事講述了肥胖癥孩子的日常生活;第八個故事講述了被忽視的民族和將要消亡的文化;最后一個故事講述了父母不在身邊,被遺棄孩子的無奈。這部電影讓我們深受感動,通過這些不同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公共事業(yè)涉及到各個領域滲透到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再次體現(xiàn)了公共事業(yè)的公共性是具有普遍性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公共責任。
除了公共性以外,這部充滿溫暖的電影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世界真的很大,在我們不曾注意的地方有著不為人知的黑暗與無助,電影里面各個故事的主人公無…
昨天看了「有一天」。我對這部電影一直抱有好感是因為他們在用一種聰明而且可能可持續(xù)的方式在做公益,其實對電影內容本身無期待。但在電影院,我依然跟所有人一樣,數(shù)度淚流滿面。
我看到有人評論說,這部電影的水準在當今商業(yè)電影的平均水準之上,即使正常售價也可以值回票價。這種說法可能稍顯夸張,把人看哭不是衡量電影優(yōu)劣的標準,但「有一天」的確是部充滿亮點的電影,從電影角度而言,我要給它點贊。但作為被專業(yè)化兒童工作熏陶過的公益從業(yè)者,觀影過程中,我的頭腦盡是專業(yè)審視,苛刻地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個槽點。
前兩個故事問題最集中。
第一個故事,小小電影院。這部短片落腳點在影院經理的慷慨(或者愛心?)解決了一切。這有點像對一個權力擁有者的歌功頌德。如果經理不這么慷慨,或者一個慷慨的人不具備這個權力,是不是孩子們的愿望就無法被滿足了?是不是孩子們的愿望需要寄希望于又慷慨又有權力的人?更重要的是,經理的慷慨竟然是為了彌補父親吹牛無法實現(xiàn)的缺憾。這給人的感覺是,牛隨便吹,不能實現(xiàn)也不要緊,反正有別人幫忙來補缺。對于孩子的教育,…
多人推薦了公益電影《有一天》,講述的是九個弱勢兒童群體追夢的故事,今天抱著很大的希望去看了,票價不貴,才五元錢。我以為自己會感動得掉淚,看了一半,發(fā)現(xiàn)自己實在看不下去,只好中途退場了。
我其實還算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公益事偶爾也會支持一下,看到有弱勢群體或乞丐什么的,只要能幫得上都會獻一點愛心,可是,我覺得這個電影沒有能打動我的地方,故事平淡無奇,敘事直白簡單不接地氣,特別是第一個關于期待電影的故事我覺得完全是編造——鄉(xiāng)下電影放映隊從十幾年前幾乎已經消失,十多歲的孩子也不會有人再認識膠片謂何物,更不會和電影聯(lián)系到一起,編造一個電影播放員和孩子之間關于放映的承諾難以讓人信服,讓觀看影片的絕大多數(shù)孩子覺得這種煽情故事跟自己的年代相隔遙遠。
其它的幾個故事也沒啥子淚點,不知道是我心太硬還是什么的,電影的故事不但短小,而且各個故事之間沒有聯(lián)系,每個故事的前因后果以及背景介紹也幾乎沒有,能打動人的因素就少之可憐了,估計跟我一起看的觀眾跟我的感受差不多,說話的多,不耐煩的也很多,家長看手…
公益電影,九個故事,五塊錢,92分鐘。
首先容我吐槽一下字幕,我不知道是影院的問題還是什么問題,有時候沒有字幕,有時字幕太往下只能看到一半,難道只有我有這個問題么?還是因為九個故事因為每個故事格式都不一樣導致的結果?
然后是劇情,太碎,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以至于每個故事都如蜻蜓點水一般。并且劇情槽點無數(shù)。
想吐槽更多,但是其打著公益電影的旗號讓我不好意思說更多,畢竟你只掏了5塊錢。
但是依然要為他們的公益之心表示欣賞,至少看完此片之后我在大街上會注意那些流浪兒童,或許有一天我會幫助他們。
我們時常感覺自己過得不幸福,時常抱怨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公平,遭遇是多么的不幸運,但我們卻不曾看到那些被遺忘在角落里的人們,走在生活的邊緣上,過著邊緣生活的人。他們是上帝遺忘的孩子們,不能夠成長在正常人的世界里,遭受著生活給他們帶來的壓力而困頓在自己的狹小世界里。他們的身體和遭遇得不到正常人所擁有的一切,但他們的心靈卻是世界上最純凈最美麗的。善良曾是自己內心曾經閃爍過的人性,可是我們總是會被歲月的打磨的磨去了做人的棱角,也失去了曾經一直貯存在心底的善良。每一個電影故事的背后都為我們閃爍著人性的光芒,就是那么的一點承諾,一點善良,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都會讓那些生活在邊緣世界里的孩子們過得更好一點,重新回到愛的海洋。
電影是一部公益性質的電影,由許多明星參演編排的幾個分段小故事組成,每一個故事里都講述了一個孩子的遭遇與故事,溫暖感動之余,又為我們奉上了一部弘揚善良,愛心,正能量的人性大餐。
電影以簡單,真實,實際的小故事來贏取觀眾們的心,那種點點滴滴的關懷與感情,讓我們不知不覺的就被…
《禮物》最好,最質樸的兒童家庭情感友誼,主題是保護民族文化,從娃娃做起——其實和兒童公益不太沾邊?
《秋扎》與其說突出了肥胖兒童問題,不如說突出了大學生支教的重要性,單純的影像記錄要比強加的旁白好上許多。小胖秋扎和他兄弟都很可愛。
《看不見的畫》也很不錯,盲女世界的色彩,突出藝術最真誠的一面。
最后兩大影后壓軸的《太陽會飛》,斯琴高娃演技爆棚,短短一段公路對話,就道盡了服刑人員子女撫養(yǎng)體系中的所有辛酸。當然,還有那瓶果醬。
《小笨蛋日記》和《瘋狂的面包》,讓人深深感到拍攝團隊在電影語言和技術層面的局限,但認讀障礙的自尊問題和公益面包店的故事足夠真誠,至少看著不讓人討厭。
《小小電影院》和《回家的路》是華誼影院推廣自己的廣告吧……雖然要大家關注貧困山區(qū)文娛生活和拐賣兒童問題是不錯,但是表達手法實在廣告過頭。剛看開頭這兩段差點沒耐心把整部片子看下去……
《獨唱樂團》…………………………可能讓惡搞出身的叫獸表達些正常人類情感真是太難為他了。田原拍盲女畫畫就拍得很個人化,夠真實夠觸動;但叫獸拍…
有一天:2014推薦,難得優(yōu)秀的國產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7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