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腦子里不停的出現(xiàn)另一部書的名字,亂世佳人,這也許是因為歐陽和衛(wèi)希禮有那么一些神似。
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永遠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趕上和平盛世,那他們就會輕易的變成女人追逐的對象,甚至是時代的寵兒;然而如若碰上亂世,他們甚至沒有生存的能力。
強烈的自尊心,對現(xiàn)實瑣碎的生活不屑一顧,他們天生就應該衣食無憂,否則獨自絕不能生存。
歐陽和衛(wèi)希禮真的很像,他們有才華,有韌性,有氣節(jié),有骨氣,他們唯獨缺少了適應現(xiàn)實世界的能力,一切都是理想的。
在真實的世界面前,他們是最無力的一群人,雖然懷抱無數(shù)的理想抱負,甚至卻不明白先生存才能再發(fā)展的含義,歷史上哪一個改變世界的偉人不是能屈能伸,甚至不擇手段?
要么單純善良如小菲,為了守護愛人和家庭付出一切。要么真的轟轟烈烈干出點事情。
歐陽終究是個百無一用的人物罷了,只能在和平年代講講文學和理想,一遇到逆境,立刻蔫頭耷腦,甚至想過自殺。他的理想只能在遭遇逆境的時候躲在和狗肉朋友的吃吃喝喝上。
一個沒有生存能力的人,還有資格談論什么藝術和理想?
小…
才看了幾集
感
總有那么些悲傷環(huán)繞
縱使知道飛蛾撲火
卻依舊的選擇了
選擇之后的無奈
卻依舊努力的維持著
愛情顯得那么的蒼白
那么的無力
人是那么的渺小
無言以對的生活
充滿感嘆的青春
茫然的婚姻
純真的心
卻漸漸一次又一次的被現(xiàn)實打破
不屬于自己的幸福
終究不是幸福
偶爾看到了嚴歌苓對男女主演的點評來補這部劇,太驚喜,我算是看劇嚴苛的,想給這戲打滿分。想來這劇和《還珠格格》有點像,原著、劇本、導演、演員都很棒。但讓此劇如此精彩的,是趙薇。童年看《還珠格格》時喜歡趙薇,后來自己讀書忙,加上她各種負面信息不斷,之后就再也沒好好看過她的戲了。所以我不是她粉絲,還對她抱有微微負面的情緒,認為她當年的成功是運氣,是本色出演。真的是因為嚴歌苓對她的高度評價,以及豆瓣的高分,讓我二十年后再想來看一眼小燕子。打臉了。趙薇實在是厲害
結局還是太仁慈了,小失望。
劇情通篇即是女性情懷附于歷史背景上的沉沉浮浮,其中確實交融著歐陽萸等一眾男性豐富的人物形象,但他們同樣也只是背景,我只能把歐陽萸當作作者對于男性相當成功的觀察,它抓住了其中許多不為認知的細膩情懷,也許是很多男人自己也不知道的。
關于本劇主人公的扮演者,原諒我已經不太能夠客觀評價她的事實。那樸實卻滋潤的眼眸,一次又一次地在她丈夫面前慢慢黯淡,又突然鮮亮,又慢慢黯淡??吹萌撕茈y過,卻能讓我在一個虛構劇情里摸到了生命的真實。喜歡一個演員,總是從這些感覺開始的吧。長長的年齡跨度,即使化妝師完全廢柴,即使在她臉上完全看不出歲月,我還是能清晰地在她表演中觸摸到那份成長,成熟,與蒼老的螺紋。今天,當我回看那些年輕時的畫面,換來的是一聲嘆息,還有祝?!?br>再過兩天,是她33歲生日。
在那些或成長或衰老的背后,永遠是一份樸實與安然,這些,到不是屬于演員的,這是屬于田蘇菲的。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呢?
就像一潭水,你扔下什么給她,她會微波輕蕩,但最終,還是會平的。年輕時候,也能影…
所謂史詩,宏大,浪漫,轟轟烈烈,蕩氣回腸,
什么樣一個人的故事能夠稱得上“史詩”?
一個小女人的愛情故事,又怎么能夠和史詩聯(lián)系在一起?
看完了,我才豁然開朗,
嚴歌苓真正寫出了一個女人史詩似的愛情,史詩般的人生。
故事發(fā)生在解放戰(zhàn)爭到文革結束的30年間,
一段革命的歷史,充滿了追求真理的理想主義,浪漫情懷,同時又充斥著暴烈,殘酷,扭曲和混亂。一面的它是純粹、質樸的純真年代,而另一面的它,時代巨變,新舊交替,錯綜復雜,個人對自己命運的把握顯得那么無力和空洞。
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變化比翻日歷本還快的大歷史下,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卻是始終如一的田蘇菲,這個始終如一成就了她的史詩。
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面對成為師長夫人的誘惑,還是建國后一波波政治運動的沖擊,她始終堅守著自己對歐陽萸的愛,相濡以沫,甘苦同當,不離不棄。她不懂詩,不懂含蓄,她的愛簡簡單單,坦坦蕩蕩,明明白白,單純得不含一點兒雜質。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歐陽萸的愛情世界,那個被文學詩詞,高雅藝術、和哲學理論錯綜編織的世界,多愁善感,含蓄壓抑,百轉千回,…
“一個女人的史詩”不是每個女人都是田蘇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6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