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電影之前,本來以為是關于女主角自我獨立和成長的心路歷程,但是事實證明雖然也是和這個主題有關,卻遠比我想象的要細膩和溫暖。母女關系一直以來都是很矛盾的一個問題,母親給了女兒生命卻又覺得女兒限制住了自己的人生,以后也必將走自己的老路,同時女兒愛自己的母親卻又沒辦法釋懷她給自己帶來的那些傷害。這些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看到這部電影我覺得很驚喜也很有共鳴,因為它也給了迷茫的我一個答案,為何最愛的人卻總在互相傷害。導演作為一名男性
我的2024年北影節(jié)第一部電影獻給了《回到亞歷山大港》,一部講母女關系在母親病危女兒趕回家途中得到和解的片子。
母女關系是一個多么宏大的母題,衍生出的文藝作品千千萬萬,甚至每個母親或女兒心里也都有一部未能成稿的幾萬字著述,在每一次擁抱與爭吵之后都自動加長幾頁。
電影主角是一位事業(yè)有成的女心理咨詢師,45歲依然單身。接到姨媽電話通知母親中風后,從工作地連夜趕回開羅,路途中不斷在幻覺中與母親相遇,談話、爭吵,說相遇不準確,看起來是母親不斷在女主回家途中頻繁出現(xiàn)、糾纏她
影片結束的時候還沒反應過來,女主趕到亞歷山大港見母親的這一路,以沒有見到母親但自我釋懷了而結束。這一路上,我們認識到了這個toxic家庭中toxic的女人們,她們受害、存活、之后再加害。母親與captain的愛情曾被毀滅,女主是被安排的不幸的婚姻的產(chǎn)物。母親希望自己生的是一個男孩,因為她知道女孩獲得的美好生活的困難與近乎不可能,于是她親手毀掉了女兒的愛情。片中出現(xiàn)的女性,不管是著重描摹了的小姨、媽媽、外婆,還是只有餐桌上一場戲的親戚們
當女主開著那輛粉色的古董車回到自己兒時的故鄉(xiāng)——亞歷山大港,腦袋里比擬的“母親”不斷閃現(xiàn)與自己對話,過去種種矛盾又再次浮現(xiàn)眼前,車輛穿行沙漠,在這里爆發(fā)全片最激烈也是最后一次“母”女爭吵,直到車開到家見到真正蒙著裹尸布的母親,看著房間里熟悉的陳設,這時主人公才有了現(xiàn)實的實感。如果暫且拋開那些諸如原生家庭的話題,單純看女主的情感釋然中,或許始終帶有遺憾吧,不然她不會對著爭吵后走向遠方的“母親”,其實現(xiàn)實里是一個空鏡的方向不斷呼喊回來,回來~回想起這一幕,現(xiàn)在也是感受頗深
我認為《回到亞歷山大港》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影片,通過細膩的畫面和深沉的情感,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充滿歷史韻味的亞歷山大港。首先影片在畫面細節(jié)處理上特別好,無論是復古的服飾、建筑,還是人物間微妙的情感交流,都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導演巧妙地運用了鏡頭語言,將亞歷山大港的繁華與落寞、人物的喜悅與哀愁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從主題上來講,這部影片是深度探討家庭、過往和自我尋找的電影。影片將觀眾帶入到一個充滿歷史與回憶的世界
本以為是俗套的和解劇情,但釋懷的方式卻讓我眼前一亮。
如果說影片的前半部分在探討和描述埃及等阿拉伯地區(qū)女性婚姻及家庭關系中的不平等,以及在老一輩舊制度思想下主仆之間沒有尊嚴的現(xiàn)實問題,那后面高潮部分則注入了導演獨特的觀點和巧思。
作品本身中對幻境的處理方式很獨特,不再是傳統(tǒng)的淡去背景音和人物,突出主要角色放大畫面鏡頭等這些套路,而是選擇幻境與現(xiàn)實共存,所有的聲音人物均保留,這樣的拍攝手法,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女主思想意識不具有割裂感,女主的思想和狀態(tài)就是一條線的混沌狀態(tài)
回到亞歷山大港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6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