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加分,設定加分,主觀對男女主的好感加分。男主配音減分,劇情減分,節(jié)奏減分。不得不說人類愛上機器人的設定很戳我。
但是看這種題材要的就是機器人永遠不會愛上人類,而人類獨自在情感中掙扎的酸爽感。個人認為星期五的結局不應該是劇里那樣,如果設定她會高明地模仿人類的情感,但其實永遠也不可能擁有感情會更有看點一點。另外“星期五就是楊善善,楊善善就是星期五”這句話可以挖掘出很多有意思的點,而不僅僅是楊善善是星期五的原型。
其實關于劇中科技的發(fā)達先進可以有更多的展示與刻畫
新穎在探討關于人工智能機器人,能否具有情感感受用戶的心情變化并作為陪伴解憂,人類與機器人能否產(chǎn)生感情。具有一定的科幻前衛(wèi)性,但是不是全新的題材,只不過重點內(nèi)容落在這方面了。用模擬案例研究思考,有一定深度,但是這種未來題材只能最后給出一種觀點和編劇的想法。
最本質的還是男女愛情故事,本來可以更多講述人類與機器人的感情過程,但是全劇都是一個偽命題,沒有出現(xiàn)這種情況。男主和女主又虐又甜的愛情故事,人設和劇情方面都是老套的。一大堆慢鏡頭展示CP的愛情。
首先說一下,看過韓版的不是機器人,現(xiàn)在回想起這部劇,給我印象最深的只有開頭幾集和劇情后面男主發(fā)現(xiàn)女主是人不是機器人時那個表情和演技,然后當時覺得這部劇和大部分韓劇一樣也是虎頭蛇尾,越到后面劇情越無聊沒意思,所以這部韓劇收視好像也挺低的,當時的我完全靠男女主顏值和演技撐著看完的,而這部劇一開始看時,會感覺怎么什么都一模一樣,名場面那些都是一樣的,但勝在后面劇情有所改動,沒那么拖了,應該是看到韓版劇情的缺點有所更改了
然后是說回男女主顏值,都挺高的,無論是身高還是顏值
因為開始看到很多設定都不同于韓版,所以對我們這版有所期待,不怕你魔改,就怕你按原劇本拍
兩年前刷韓版只給了1星,因為這個劇本實在無力接受,即使俞承豪笑起來的時候很治愈,但是演的這個“三節(jié)棒”讓人無法共情。
這兩年我們翻拍的韓劇大部分都是有一定人設和劇情優(yōu)化的,咋到了這兒就照著韓版拍了?除了把男女主前情史去掉,男二的cp改了,其他劇情場景都差不多。
既然是改編,就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啊,科幻、治愈、甜寵都用點心做不好嘛?
一直強調(diào)男主的高智商,體現(xiàn)在哪兒?被α團隊當大冤種
你好呀,我的橘子戀人:期待了1年的劇,就翻車了……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2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