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shù)太多,故而只好影評。)
里面的角色定位感覺很熟悉,一個物質(zhì)性的家庭,解放,一個朋友,一段經(jīng)歷解放了父親的陰影。一個嶄新的地方,釋放。一位指引者女性,神秘的引力,卻又不歸屬,卻又泛濫,分道揚鑣也是個合理的結(jié)局。明明我不了解這樣的敘事結(jié)構,我卻對其很熟悉。這樣的歷程合乎情理到一種老套的地步,不過,這樣也正好承載。他與另一位新詩人相談甚歡,最后又背叛了他,為何呢?似乎這是對一個藝術家的老套橋段進行演繹,我無意批駁,只是出于好奇。或許我們需要了解這樣一個事實
這大概是近期我看過最奇幻的電影了,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饗宴,就連導演想表達的人生哲理也讓我愛不釋手,如果你能接受一些極端藝術、也不排斥去傾聽一些人生哲學,你不妨試試這一部電影,說不定你也能藉此體驗一場也許你此生都沒有機會親眼目睹的瘋狂舞臺劇。
電影一開場,我就覺得我好像在看一齣舞臺劇,一齣非常瘋狂但很真實的劇,而我真的很難用文字形容這部電影的美學有多麼的特別,大膽的用色、舒適的顏色搭配、有趣的舞臺劇設計(巨型紙火車及幫忙拿取物品的幕後黑人)、人體藝術、極端藝術?等等,讓我這個藝術門外漢看得是嘖嘖稱奇,實在非常喜歡。
除了視覺上的享受外,劇情的部份更是幫我上了一堂非常重要的課,對於一個以電影作為人生教材的觀者來說,這部電影幾乎是一個接近完美的選擇。
其實本片為導演尤杜洛斯基的《童年幻舞》的續(xù)作,我雖然沒看過前作,但也完全看得懂本片,或許有些細節(jié)的部分無法做延續(xù)性的思考,不過大方向卻非常清晰,等過了一陣子我應該會把前作補起來,到時候若也能有些共鳴,也會嘗試寫出心得並與本片做些連結(jié)的。
《詩無盡頭》是佐杜洛夫斯基繼《現(xiàn)實之舞》后的第二部自傳性電影,這次他將鏡頭對準小鎮(zhèn)馬圖卡納和青年時的自己,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方式回溯了自己從逃離家庭至最終逃離祖國的故事。
影片中充斥著大量荒誕性實足的場面與角色,這些對記憶及歷史現(xiàn)實的夸張化塑形讓《詩無盡頭》成為一個廣袤且內(nèi)涵豐富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本。但《詩無盡頭》不止于此,佐杜洛夫斯基“屬我式”的激情讓這部電影又一次成為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式的肉身實踐——在這里,我認為“魔幻現(xiàn)實主義”一詞不再只是一種對于文本風格的描述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第一次看感覺零零散散,其實是因為刪減了很多片段,這次看了完整版,總的感覺是:我似乎在向萬花筒里拋進我的目光與思想,得以短暫地欣賞永恒。
我在前一段時間忽然想欣賞一下“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但一直沒看過《百年孤獨》,想到曾經(jīng)看過一部標簽帶有“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電影,其實這算是一部導演的自傳式的電影吧,導演據(jù)我所知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會為了增加一些自己電影的票房給大家看塔羅。我以為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它的內(nèi)核是現(xiàn)實的,表達手法是魔幻的。
南美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大名鼎鼎,我孤陋寡聞,之前不知道竟還能拍成電影,比如《詩無盡頭》(智利/2016/亞歷桑德羅·杜佐洛夫斯基/傳記電影),而且還是自傳作品。
巴贊曾一再強調(diào),相較于電影的風格來說,電影的題材才是第一位的。《詩》給了我完全的耳目一新的感覺,她描繪了亞歷桑德羅年輕時和他的藝術家朋友們的“瘋狂”生活;她用一種肉眼可見的簡陋方式來完成布景,表現(xiàn)出一種“無需制造”的藝術風格。
——“我把魔鬼出賣給了靈魂”,就是這樣無理而深刻。
而且這是一部關于詩人的自傳
也許作為一名導演最難拍的電影就是自傳電影了吧。相比于把顯微鏡頭對準“我”,其他的命題顯然要容易處理的多?!拔摇笔窃诓粩嘧兓?,現(xiàn)在的“我”如何看待曾經(jīng)的“我”,這種自問自省不說投射到大銀幕上了,能夠自己完成自我的和解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拿小編自己來說,偶然翻到五年前自己的豆瓣電影打分,都有一種不能原諒自己的感覺,更不談其他方面的了。就這點來說,佐杜洛夫斯基無疑是一個勇敢且真摯的人。
作為導演這是他第二次把鏡頭對準自己了,[現(xiàn)實之舞]起舞自己的童年,續(xù)集[詩無盡頭]再次放大了自己叛逆的青春期。相比于前作[現(xiàn)實之舞],“我”只能算半個主角,另外一大半的鏡頭聚焦在父親和母親身上。而這次,父親和母親的地位完完全全退到了后面,“我”占據(jù)了銀幕的全部。
詩與遠方
[現(xiàn)實之舞]中,父親用肉身體驗了把智利人民的痛苦殤痕之旅,然而洗盡鉛華回到家中的父親并絲毫沒有改變,暴戾與權威一如既往。他依然高聲訓斥著佐杜“不要對弱者施加同情與憐憫”,以嚴厲的眼神叮囑著佐杜“你將來要有出息,多看生物書
如果詩已不在,那么詩無盡頭。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