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剛出資源的時候,很令我驚訝,等了好久的電影終于出現(xiàn)的時候,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想想從我去年抱著ipad看完如父如子到現(xiàn)在看完海街日記,已經(jīng)一年多了,卻仿佛還是昨日的場景。大致從兩三年前開始有關注三大電影節(jié),看日影,也談不上是日影迷,更不用說知道是枝裕和了。想想看這部電影的初衷,還是因為福山雅治。高一暑假迷上了日劇,從一吻定情看到白夜行,喜歡綾瀨遙,于是去看螢之光,喜歡看東野圭吾的推理,于是看到了神探伽利略,由此才認識了福山雅治。去年是最迷他的時候,不然也不會在字幕一出就馬上看了如父如子。
我承認我是個淚點很低的影迷(偽),初中看失戀33天都哭成狗,最近哭過的電影是時空戀旅人,但大部分電影我都僅僅是撒兩滴眼淚罷了。扯遠了,如父如子是我哭的第二慘的電影,第一名是桃姐。其實看電影看的是自己的人生,給你帶來感動,不是因為它拍的有多好,多催淚,而是電影中的某一部分與你的心靈相聯(lián)結(jié),讓你想到自己的生活,從而才會感動自己。
記得桃姐推薦這部電影的時候說,他在為人父之后很難理性地看待這種片子
那時我初見你的面龐,好像似曾相識,而又煥然一新?!}記
[img=9:C][/img]
一群女孩在一起,總會有許多故事,那么這一段,從何說起,又以何結(jié)束呢?
《海街日記》,從一場葬禮開始。父親去世了,其實他已經(jīng)離開了許多年,女兒們早已模糊了他的樣子。小幸、佳乃和千佳從鐮倉去往鄉(xiāng)下父親的家中參加葬禮,接待她們的是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在相處的過程中,由于目睹了淺野和后母的糾結(jié)關系,大姐決定讓淺野到鐮倉和她們一起住。從三姐妹到四姐妹,日子看似如過去一樣平靜而悠閑。但是,漸漸地,姐妹們開始發(fā)現(xiàn)了彼此"秘密"。大姐愛上了一位已婚男子,但由于家人都因父親的出軌而對這樣的"愛情"難以釋懷;二姐和年輕的男朋友分了手,把一直討厭的工作當成了生活的出口;三妹一直想了解父母的過去,但卻無處可知;四妹害怕和姐姐們談起親人,為母親帶走父親的事,小心地生活著,努力做著成熟的樣子……最終,故事也在一場葬禮中結(jié)束,去世的是四姐妹常去的小吃店的老板娘,在生命的最后,老板娘依然留住了她最寶貝的美味,也給予了四姐妹生活的安慰
2016年的第一天,我去了鎌倉。前一晚跨年夜通宵運營的電車,空空蕩蕩,在清晨的陽光里顯得格外疲憊。出發(fā)前沒查攻略,也沒做計劃,任性地等待迎接旅途的驚喜。
鐮倉是古都,地圖上有數(shù)不清的神社與寺院,也都大同小異。從長谷站下車,步行穿過狹窄安靜的街道,去看鎌倉大仏。走倦了就停下來坐在路邊曬太陽,買蒜香薯條和冰激凌。
坐江ノ電到七里ヶ浜,一路上看著窗外綿延的海岸線,每一秒鐘都想沖下去擁抱那廣闊而深邃的藍。據(jù)說湘南有全日本最美的海景,對此我深信不疑。灌籃高手片尾,騎著自行車的流川楓身后,就是這一片七里ヶ浜。還有櫻木花道與晴子第一次打招呼時那個「命運的路口」,畫面中出現(xiàn)的江ノ電,已經(jīng)有百年歷史了。
日落時分,在去往江ノ島的大橋上,遇見喂鳥的老人,灰白的頭發(fā)凌亂,戴著墨鏡,很是有藝術(shù)家氣質(zhì)。他俯身從自己帶的小鐵桶里拿起幾塊紅肉,高高拋向空中。所有的海鷗都飛來了,翅下生風,毫不收斂地放聲大叫,似乎是發(fā)自肺腑的痛快與熱鬧。富士山與我只隔一江水,我們相看兩不厭。我忍不住要為這樣的美麗落淚。
我的故事和劇中故事如出一轍。幸運的是,我爸爸還在,我媽媽也并沒有拋棄我們。全片帶著一股濃濃的日本文藝范兒,姥姥做的梅子酒,父親做的沙丁魚蓋飯,老屋,櫻花,煙花,電車,海邊,是枝裕和將它們靜靜地鋪開在我們面前,你必將會愛上那里。四個女孩都美得像綻開的櫻花,幸姐為了家庭付出一切,對生命十分珍重,乃佳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千佳暗戀著很厲害的店長,小鈴單純而懂事地過著學生生活??戳巳?,只想說熱愛生活吧,希望將死時,依然能感受到美麗的東西是美的!
夏天兩個字讓你想到了什么?
冰鎮(zhèn)西瓜,兩種口味的冰激凌,樓下大爺手里的蒲扇,突然傾瀉而下的暴雨,還有那響徹天際的蟬鳴。。。。。。
在這個火熱且萬物放肆生長的季節(jié),如果可以選擇一個地方去旅行,你想去哪里?
我想一定是海邊。
鐮倉是一個臨海城市,電影《海街日記》以唯美的鏡頭語言講述了一個溫暖的家庭故事,也展示了這個海濱城市的曼妙風情。
香田家的三姐妹在父親的葬禮上第一次遇到了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
這個留著學生頭的妹妹有點害羞,很少說話,小小年紀就藏著很多心事
《海街日記》來 干了這碗白開水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