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昭關故事和結(jié)構(gòu)都很簡單,但是樸實的河南農(nóng)村爺倆卻給人無比真摯的感動??催^電影,爺爺奶奶這一輩兒人遭受的苦難不再是歷史書上一板一眼的陳述,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骨子里留存的時代記憶。令人驚訝的是,我在爺爺奶奶身邊生活這么多年,都趕不上觀影的兩個小時對他們的認識。在電影中爺爺去看望老戰(zhàn)友那場戲里,老戰(zhàn)友掙扎著從床上坐起,開口便問“吃過飯了嗎”。我忽然就體會到了為什么我家里來人了奶奶總是問吃飯了沒,張羅著吃過飯再走。吃不飽的記憶控制了一生的關注點
相當平淡,幾乎沒有故事情節(jié),但看著很溫暖,祖孫情、故人情、路人情,在家長里短和旅途中見真情。雖然社會在飛速發(fā)展,農(nóng)村的傳統(tǒng)秩序已經(jīng)支離破碎,但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感情還在傳承。絕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人生的道路千萬條,各有各的選擇,只要活得通透,怎么選都是最好的。生活不易,一定要有好的心態(tài)。
三次遇見
【一】釣魚男子
“就像這河里如果沒魚,你跟這守一輩子,你也是釣不上來魚的。如果有,慢慢的釣,總會有收獲的……”
【二】大車司機
渡人渡己
【三】養(yǎng)蜂老人
關關難過關關過 步步難行步步行
·啞巴爺爺——因為年少時一句話犯的錯,選擇了一輩子不說話……
·爺爺對孫子說:遇事兒要理解它熟悉它就不害怕了……
以前從沒有過如此清晰的感覺,看了《過韶關》突然發(fā)現(xiàn),人越老越“模糊”,模糊到看不清他年輕時經(jīng)歷過什么、聽不清他每句話背后的故事。模糊的臉、模糊的聲音、模糊的眼神
從文革走過的老一輩人(現(xiàn)在70-80歲那一批人)的晚年生活。劇情安排很用心。很寫實,很平實,卻都是沉甸甸的感情。
因為兒時一個謊言造成大哥喝農(nóng)藥自殺自此不肯說話但獨自撫養(yǎng)大哥兒女的啞巴;父母饑荒去世如今仍然守在家鄉(xiāng)不肯進城的養(yǎng)蜂人;見慣了旅途險惡人情冷暖的貨車司機;以及……跋山涉水幾天幾夜就為了看一眼病重在床但當年改造期間救助過自己的大哥的“伍子胥”,見到了,不曾回憶過去,只是三言兩語問候就只得起身就走,走到樓下聽到病床上傳來的“注意安全??!”
有多濃重的感情
【過昭關】守候故城里,風雨故人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