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完了《馴龍高手2》和《變形金剛》過來評價的,馴龍的影評那時候貌似沒寫,似乎也是沒有太多印象, 可能是第一部給我的印象太深了,于是再看到成群結隊的小龍在大屏幕前晃來晃去總會有點迷糊,對了,那里面的爹爹死的很好,恩,這個等我想起來的去那個電影頁面說。
周末無聊翻出來的電影,沒想到會給我這樣的驚喜。相比于保證很高期待看了的卻從頭到尾沒笑出來一聲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可愛的動畫片竟能激發(fā)我的笑點四五次,片尾還有一絲絲感動,在那個不太快樂的2014年,這也算是又一大驚喜了。
畫面:四星半
現(xiàn)如今這動畫電影的技術已經(jīng)不用質疑了,畢竟連星星的表情都能做出來,做幾個積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同的是,影片中的所有一切一切完完全全由積木展現(xiàn),這卻是讓人驚嘆的。我們看到了積木的浪花,積木的蒸汽,爆炸,彩虹,一切都是那么的可愛,顏色是那么的繽紛靚麗。而在這一切之上,畫面中的細節(jié)又是展現(xiàn)的那樣細致入微,人物的表情,衣著,服飾,包括臉上的胡子,對于這種單位是方塊的世界觀,能夠展現(xiàn)到這種程度
與無敵破壞王的像素化風格相比,樂高積木的視覺效果不僅十分討喜而且更加精致。從蝙蝠俠超人到甘道夫鄧布利多,從林肯到科比,所有次元的名人都被“樂高化”了,引爆了不少笑點。最后時刻以主角從高樓墜落的方式完成了卡通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的銜接,瞬間讓影片有了現(xiàn)實的意義,不僅僅是一部引發(fā)童年回憶的喜劇動畫電影了。
本人14年高二時寫的影評
荒唐、幼稚、可笑、莫名其妙,這幾個詞完美的詮釋了這部電影。
電影的反派的名字很奇葩,叫做“生意王”(Lord Business)。他不滿足于樂高積木世界的建筑大師們(Master Builters)用各種樂高積木對世界進行亂七八糟的改造。于是他打敗了大多數(shù)的建筑大師,并將他們關了起來。把世界分隔成不同的區(qū)域,每個區(qū)域無法互相來往。人們生活在不同的區(qū)域之中,開開心心地遵循著已經(jīng)成了“生意總統(tǒng)”(Present Business)的生意王制定的流水線班嚴格的作息時間幸福地生活。是的
一個對于電影與眾不同的全新體驗,很多場景劇情看起來都似曾相識,但卻又完全是另外一種觀感和視覺的體驗,華納把旗下眾多的電影都進行了一遍吐槽,笑點密集,又蠢又賤還特別無厘頭,電影里到處都是聰明的彩蛋還有笑點,盡管是平庸傳統(tǒng)的屌絲逆襲故事,但故事結構也超越了傳統(tǒng)劇情的敘事模式,把一個商業(yè)性質的廣告片做成畫面這樣精致輕松的電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極具個性與魔力,離奇而可愛,又完美詮釋了樂高精神。
我從來都沒有真正擁有過樂高,小的時候家里也有過類似的拼接模型,現(xiàn)在看來,無論從質量和做工上來看都那么慘不忍睹,但我依然和它們經(jīng)歷了大段快樂的時光。
相比樂高宏大的規(guī)模、豐富的主題而言,童年的那個玩具真的顯得無比簡陋:拼塊的數(shù)量很少,你永遠都沒法拿這寥寥的碎片拼成一塊摩天大樓,或者死亡行星;沒有有規(guī)律的顏色以及種類,簡單構建的汽車和飛機永遠是毫無頭緒的“撞色系”,甚無美感可言。
多少年后,當我在帝都的某大型賣場見到一家比我當年的家還要大的樂高門店的時候,我至今記得那時自己心中的驚嘆與向往急劇發(fā)酵的化學反應,那是一個充滿無盡可能的世界,包裝得五光十色的紙殼和塑料桶中仿佛把整個世界縮微化、拆碎了傾倒其中,我認出了恐龍、中世紀的戰(zhàn)士還有挖掘機,我認不得的還有日后才了解并迷戀的星戰(zhàn)、美國英雄以及哈利波特。依然記得那家門店用艷黃色的樂高磚塊堆砌了一扇巨大的拱門,跨過它,當年那個無知的我仿佛來到了另一個外表方正、觸感凹凸有秩的伊甸園。但那時的我,早已經(jīng)不是一個需要玩具陪伴的少年
爆米花電影中的??隆P于《樂高大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