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女人是男人的學(xué)校』,說的是男生是通過和女性的關(guān)系認識世界和人。
看完《二十世紀女人》,腦海中現(xiàn)出的問題是:誰來教育女性認識這個世界和人?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一個現(xiàn)成的答案。女性可以無師自通嗎?因為她們與大地的聯(lián)系?因為她們養(yǎng)育生命的本能和直覺?
這種天生的能力在人類進入異化的二十和未來的世紀還能保持它的活力嗎?
《二十世紀女人》把這個問題推到故事的中心。三個不同的女性雖然對世界和人有著各自的看法,但明顯地她們生活的并不自主和自信
《二十世紀女人》電影劇本
文/〔美國〕邁克·米爾斯
譯/鄭夢雅
外景,海洋一白天
高空鏡頭俯瞰太平洋海域。
字幕:圣巴巴拉市 1979年
外景,圣巴巴拉市一旺思停車場一白天
廣角鏡頭,一股濃煙涌上高空。
鏡頭推近一輛被熊熊火舌吞沒的1965福特銀河。
多蘿西婭(55歲,灰色短發(fā),阿梅莉亞·埃爾哈特式中性風格)以及杰米(15歲,新浪潮/朋克裝扮)正推著購物車向騷亂的人群走來,發(fā)現(xiàn)燃著烈火的竟是自家的車。多蘿西婭看著車,又看看自己的兒子杰米,憂心忡忡。人們在奔跑呼救,警笛在遠處響起。
<圖片1>
電影《搏擊俱樂部》里有一句臺詞:“我們都是歷史的過客,目標渺茫,無地自容。我們沒有世界大戰(zhàn)可以經(jīng)歷,也沒有經(jīng)濟大蕭條可以恐慌。我們的戰(zhàn)爭充其量不過是內(nèi)心之戰(zhàn),我們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生活?!?br>可惜的是,生活之戰(zhàn),亦沒有放過從歷史之戰(zhàn)逃跑出來的人。她,多蘿西婭,1979年時已經(jīng)年過半百,艱難的日子所鍛造出來的韌性,卻在如今大時代的變遷中險些斷裂、背水一戰(zhàn)。
處于青春期的兒子杰米,對她理所當然的行徑常常難以理解,他唯一說服自己的解釋便是 :“她是大蕭條時期長大起來的人”,如同一聲宣判式的嘆息,他已經(jīng)認定,她不可能改變。
“你覺得我停滯不前嗎?”后來,這成了多蘿西婭內(nèi)心深處最大的質(zhì)疑。她懷疑自己,但她沒能狠心否定自己。就像她預(yù)感自己會因抽煙而患上癌癥,卻斷不了煙癮一樣。
因為有些“停滯不前”,不過是私心地想讓過去,別走太遠。
多蘿西婭給兒子杰米染頭發(fā)時,杰米問她:“你孤單嗎?”
多蘿西婭沒有正面回答,她說:“我下輩子可能會嫁給鮑嘉,等著瞧吧。他能了解我,他能讓我開懷大笑
又忍不住說一次:人可以選擇生活的地方,卻選擇不了生活的時代。
不想說什么人只是隨波的粒子,無數(shù)個我們顯示了時代的紊流。只要少數(shù)站對了臨界位置并堅守的擾動,才可能改變時代的洪流。畢竟歷史不是科學(xué),也許現(xiàn)實中那些成功的擾動也只是被時代所選擇了而已,不是你就是他,總會有那么一個力挽狂瀾的英雄出現(xiàn)(笑~),所以我們也未必就是隨波的粒子啊。“我們一路奮戰(zhàn),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這樣阿Q一下,是不是會好受一些?(*^__^*)
好像扯得有點遠了,這部電影挺可愛,喜歡的還是陽光一點的人物:善良的杰米和勇敢的艾比。
女主作為第一批戰(zhàn)后出來工作的女性,看似開明接受新事物,四十歲左右生育,后來又成為獨立承擔撫養(yǎng)孩子的單身媽媽。堅強樂觀估計是看客和局外人愿意給她貼上的標簽(先暫停一下,哈哈哈)
沒關(guān)系,我們都是“人生”新手——電影《二十世紀女人》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