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演的不錯,黎妮與向東海,真真與黎陽的愛情再一次說明了,無條件遷就你愛的人,得到的是傷害,不知道是為了過廣電一關還是什么原因,結局是大圓滿的,但是在我看來,結局應該是黎妮與向東陽離婚,真真與黎陽離婚?,F(xiàn)實中大部分人是找一個人搭伙過日子,很少有愛情,他們不但沒有愛情,也無法搭伙過日子,向東海與黎陽也刷新了我對自私的看法,我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個自私的人,但是看完這部劇,我才發(fā)現(xiàn)人可以這么自私,就像向東海對他醫(yī)生朋友說的“黎妮不會離開我”,正因為知道別人愛自己
第一次看這部劇是六七年前高四為了追劇,以至于上晚自習遲到。當時的感覺只有沉溺電視劇的空虛和故作深沉。對生活也并沒有什么真正的理解。
工作兩年后再看這部劇,我依舊不相信所謂的生活和命運。我相信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做決定的后果中的。像一顆小樹,長出無數(shù)的枝丫,在這個樹枝上生出無數(shù)的樹枝,最后的那片葉子便是結局。
黎山,這個莽撞熱烈又專一的男孩子,被自己的反骨撞的頭破血流。從一個打架惹事字典里從來沒有低頭和妥協(xié)的漢子,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當他哽咽地說自己沒本事,不希望兒子長大
可能是對于大陸八九十年代電視劇的偏愛,對這部劇始終是驚喜和寬容的。驚喜,在于退步嚴重的大陸劇居然能生出這樣文藝卻現(xiàn)實的作品。旁白沉穩(wěn)的節(jié)奏,常常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的錯覺,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看「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和「血色浪漫」的時代。寬容,在于并不完全認同這部劇的價值觀,卻也不敢說摒棄。像許多人一樣在黎陽身上看到自己內(nèi)心的影子,像看自己一樣看著他的渴望和堅持,彷徨和掙扎。
漫長的四十集,跨越近二十年的生活,在我看來最后也沒有真正的大團圓。黎陽到最后真的愛上程真真了嗎?直到最后追去云南我仍然懷疑。他甚至也沒有明白自己追求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放棄愛情而追求的抱負,一步一步奮斗的事業(yè),到最后真的會放棄嗎?總是認為被生活所欺騙而斷然逃離,可終究欺騙自己的只是自己的內(nèi)心而已。
30歲之前的黎陽是真實的,不顧一切渴望愛情的程真真也是真實的。但我們往往覺得真實的人物并不如曾小婭那樣默默付出隱忍一切的角色美好。就像我們覺得大團圓結局的男女主人公一定是幸福美滿的??善障=鹪缭缇透嬖V我們,“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陸毅挺帥的,就是劇情有點狗血。20世紀80年代,結束了黑暗的十年動亂,飽經(jīng)磨難的新中國正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作為1953年以來首批大學畢業(yè)生的黎陽(陸毅 飾),出身背景底層平民家庭的他對未來出滿期望,但是毫無背景的他注定在職場舉步維艱。而一直喜歡他的女同學程真真(秦海璐 飾)動用老爸的力量幫黎陽調(diào) 動工作,也使得這個青年為了大好前途而拋棄了青梅竹馬的女友曾小婭(沈佳妮 飾)。這對生活背景存在天壤之別的情侶,頂著負心人的罵名和各自家庭的巨大壓力結為夫婦。短暫的蜜月期過后
黎山是黎陽的親弟弟,他和黎陽有相似有不同,如果說黎陽是知道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取向背離,但是還是愿意去和社會合作, 還做出了犧牲自己價值觀去符合社會規(guī)則的事情,那么黎山就是明知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取向嚴重背離,完全不當一回事,從來就不想也懶得和這個社會溝通,黎山不單單不容于社會, 甚至不容于自己的家庭, 電視劇第一集黎山出場就是被黎父一個板凳扔出來的。
黎陽功利性的選擇了自己的婚姻,而黎山則在選擇自己婚姻的時候完全不帶有一絲絲的功利性,純粹從感情的角度選擇了條件非常不般配的柳鳳, 柳鳳之于黎山,簡直相當于黎陽之于程真真,至此他更加不容于家庭,所以干脆和柳鳳在外面租房子自己過。這兄弟兩個對于婚姻的選擇南轅北轍,而且互相不認同,黎陽認為黎山的選擇是因為不懂感情,沉溺在成熟女人柳鳳的魅力里面,不負責任任性的表現(xiàn);黎山則鄙夷黎陽拋棄小婭選擇程真真簡直就是攀高枝陳世美。
但是此劇的最后一個時間段當中,黎陽看著柳鳳和黎山相互扶持走遠的背影,忍不住的羨慕嫉妒,覺得黎山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踏實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生活何曾欺騙過你-黎妮篇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2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