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最大的缺點就是缺少經費。
缺少經費才導致群演很少,武三思權勢滔天,出行居然那么幾個人。缺少經費,服化道很劣質,他們應該值得更好的服裝化妝和道具。
劇本挺有意思的,除去旁觀者的女主,對于權力腐蝕人性有著很強的表現(xiàn)力。還有說明了屠龍者最終也變成惡龍。當然安樂公主和韋皇后這部分太長了,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這部分又太短了。
黑了李旦,但是李旦雖然不白,但是他基本上是玩不過自己兒子的。
先寫這么多
首先說一下,整部劇的切入點很好,選取武后晚年至玄宗開元初年作為時間軸,以旁觀者(女主)的姿態(tài),一面冷眼旁觀幾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權利斗爭,一面以相對獨立的姿態(tài)參與其中,代替觀眾對其中的歷史人物發(fā)問,如此來剖析人物的內心,和還原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歷史人物的演繹生動到位,編劇選擇有利于整部劇情發(fā)展的歷史,將晚年武則天,太平公主,韋皇后,上官婉兒塑造集體,接近歷史而非洗白。美中不足是前期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線不夠明顯,以及女一女二的形象塑造不夠豐滿。不過值得肯定的是
用了一個月時間,看完了《唐宮燕》。起初,我以為這部劇與其他的古裝劇也沒什么不一樣,因為女主剛開始就開了外掛——送錯喪服本該死罪結果因為男主求情而免罪。而女二剛開始就表現(xiàn)出當壞人的潛質——當得知只能進宮當宮女才能保命時,女主孟凡寧愿被打死也不愿入宮,因為她知道入宮會卷入永無休止的斗爭當中,她不希望這樣。而女二孟芙則是早早按下了手印。所以她日后為了生存也為了向上爬而不擇手段,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是細看之后,發(fā)現(xiàn)《唐宮燕》與不少其他同類型的古裝劇明顯有不同之處。
在《唐宮燕》中,我看到了很多,機敏和堅持自我的女主孟凡最終成為了尚儀局的尚儀,但是她與男主李隆基的愛情結局引人深思,總是隱忍理性但又在適當時有點小沖動的男主李隆基最終坐上了皇位,貪婪和不擇手段的韋后及孟芙皆不得好死,狂妄卻認不清現(xiàn)實的安樂公主終是死在自己瞧不起的“賤婢”之手,欲壑難填、過于精明也過于謹慎的太平公主終被賜死,雖心系天下但太過沖動的太子李重俊也沒有好下場……
張孝正作品,看《唐宮燕》有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2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