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的電影,他愛將的電影,都有同一種表達的邏輯。很多部片子,都是我偶然遇見,看到一半兒被觸動,大呼是好電影而去查詢有關于電影的一切信息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又是金基德的。我老了,似乎就像他們說的那樣,越來越固執(zhí)于自己的世界了。其實,我很難去評判一部什么電影,或一盤專輯。如果我不喜歡,我就任他去了,他自有欣賞他的人,自有他的觀眾。他本就不是為我而生的。就像這世界上的人,這世界上的一切一樣,我們不應該勉強的?;ㄩ_自在,便是這個道理吧。
一部很有張力的電影。看了許多,男人的電影始終比女人的電影更具備力量。金基德的電影為什么能打動我?他不造夢,而是那種把現(xiàn)實殘酷表現(xiàn)得足夠真實,鮮血淋漓,在這過程中,卻一直藏了一只眼睛在人心深處默默關注,關注那些細小柔軟的小口,在冷不丁的時候,把他眼里收集的一切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他不取悅觀眾,他不用幻覺來蒙蔽觀眾,他用鏡頭清醒的表現(xiàn)人性,他知道人性中那些脆弱無奈和黑暗,他不拒絕他們,他理解他們,他只是在描述那些脆弱無奈和黑暗,他相信還原他們的本身就足夠打動人心了。
《電影就是電影》,韓片,金基德弟子首拍的片,09的好像。
蘇志燮確實很贊,黑幫老大,心生厭倦,鐘意電影。蘇達,電影明星,用情頑劣,沒人愿意搭戲。
兩個男人的內心都是個孩子。
遇上彼此,開拍黑幫片。只是,什么是電影,什么是人生,關鍵時候又怎么能心軟呢,徒害自己。
你看,為什么我們的外表如此堅硬,內心又如此堅強。不是沒有柔軟過,是歷練,一次次歷練,一次次心灰意冷后的重生。
還是柔軟的,只是包在一層一層的堅硬外殼下。
明了這個理。
看到高曉松在BLOG里提到關于人和動物的區(qū)別。
動物做每件事都是有目的的,生存和繁殖。而人,會常浪費時間,比如學習和讀書,比如愛和等待。
屋頂?shù)膽驎袩o間道的感覺,人生錯位,愛不夠力量改變。
你被抓了,就像個孩子犯錯一樣,你撞得頭破血流,卻對著我笑。
誰能左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選擇。
用光鮮的外表偽裝生活,用真實的生活演出電影,又或者是用演繹的方式面對無力選擇的結局。
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真正殘酷的往往都是現(xiàn)實。誰能選擇生活,誰又能改變現(xiàn)實,電影真實的展現(xiàn)了生活中的種種無奈。之所以說它真實,是因為電影突破了舊有的思維模式,切換視角,將光鮮亮麗的大明星一團糟的生活,以及被視為“垃圾”的幫派頭目感性的一面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之所以說它真實,是因為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無奈,面對命運都會有束手無策的困窘。
最后,“我來演最后一場戲~”,蘇志燮的決絕與釋懷讓人莫名的心疼。
而透過姜志煥盈滿淚水的眼睛,我又看到了無盡的惋惜,對生活,對命運……
究竟哪一出才是最完美的戲?。窟@時已經沒有意義了吧~
沖著蘇志燮去看的,果然也沒有讓我失望,很是不錯..
情節(jié)似乎也沒有什么太大的起伏..黑幫的生活..暴躁的電影演員..
以為鏡頭會在兩人拍完最后一場戲之后結束。
可是原來蘇永遠和悲劇結局脫不開干系..
蘇決定拍完可以說是人生的最后一部電影,然后回到現(xiàn)實中,完成他必須完成的事。
最后用頭撞破警車玻璃時蘇的眼神實在是很讓人難受..
好像在反復說著:“電影就是電影,它不是生活。它沒有生活殘酷?!?br>蘇的造型很頹,完全是他的型號,倒是姜志煥造型也更成熟tough了一些。
印象深刻的幾個鏡頭是蘇和一個小弟一起玩拍打戲的游戲那段和去探監(jiān)時下黑白棋的那些場景。有種安靜中醞釀著什么的悲涼感覺..
可是覺得那個女人選得有些失敗,再怎么說是男人們的電影也是,一個看起來實在沒有什么吸引點的女人卻讓蘇覺得只有和她在一起時自己才感覺到自己是個人,實在是讓人有些接受不了..反倒是演姜女友的那個女生感覺不錯..
不知道為什么看韓國的電影,只要是有偶像派演員的,就很奇怪,都是感覺演員很用力,但是會忽略劇情?!端廾肪褪沁@樣,宋承憲和權相佑演的都很好,但是感覺故事是垃圾。
雖然《電影就是電影》的編劇是金基德,但是在偶像派演員的努力下卻仿佛在削減故事本身的魅力。金基德性沒有體現(xiàn),金基德的故事最美麗的地方就是故事,而人物是故事的一部分,那樣的時候,我們經常為故事中的人物感動,而不是因為僅僅感受到人物的魅力。但是在最后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金基德性的。蘇志燮最后的那一幕,有埋伏,算是正常也算反常。沒有那么多的完美主義,混混依然混混。
“電影就是電影”演員在朝我們微笑,看者卻哭泣了。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eigoucun.com/archives/id-1049.html